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水浒别讲 第二卷细微之处观水浒 第57章 :五台山佛教来去

作者:言有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7-06-01 04:43:55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制霸北美:从一战劳工开始 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 女帝 落难情缘 蜀国 抗战:从亮剑开始走向巅峰! 超时空史记 疯狂小县令 

盛世尊儒,乱世贵道。因儒家提倡仁义道德,君臣有别,使人各安其份,如此便能保守江山。道教讲的是乱世之中如何治理,但是在安定天下方面有所短板。至于佛教的出现,更是极端的追寻心灵的解脱,主张修来世福缘。

    不过佛教在传入中土过程中,为了适应中途特殊社会形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

    佛教在印度时,接触的大多是商贩,因此佛经中有很多商贩的故事,在很大的程度上抚慰了商贩苦辛旅途的心灵寂寞,商贩们居无定所,南来北往,佛教也借着这些商贩开始遍地开花。对于这件事,释迦牟尼生前有所预见。

    提到佛教传入,不得不说文殊菩萨,佛曾预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里的五顶就是五台山,也有一说,是指印度境内的山。

    汉明帝时,由印度请来两位高僧说法,那时五台山还是道家的地盘,这两位高僧路过五台山,见山上早有阿育王的舍利塔,便有了建寺的想法。

    有建佛寺的想法,但是道教不让,这是我的地盘。一个要建,一个不让,于是只有通过第三者来裁判了。这个裁判就是汉明帝。

    在汉明帝的主持下,佛道两教开始了一场旷古绝今的辩法大会,持续了好久,不分胜负,和尚急了,把经书往火炉里面一扔,半天烧不坏,显示了神通,真经不怕火炼,道教也照猫画虎,也将经书扔了进去,换来的只是阵阵青烟,现下洛阳还有焚经台留存。

    辩法输了,只得准许佛教在此建寺,从此,佛道并存,偶尔来个游山玩水的儒者,便也三教并立。后五台山成了文殊菩萨的道场,佛教从此开始显著,而道教却渐渐式微。

    相传文殊菩萨由其母右肋出,出生时,家中有十种瑞兆,身紫金色,落地能语,前世福报圆满,早早的就在佛前侍奉,后来修的神通,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是一样的。文殊菩萨还有五种智慧,分别是: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又传,文殊知晓佛将降临,提前多年由五台山前往尼泊尔建寺。以是五台山的地位在汉传佛教中不言而喻。

    《西游记》中孙悟空对车迟国国王说过这样一句话:“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公然提出三教合一的想法,。

    《水浒传》直接将很重要的笔墨放在了五台山,有了五台山,有了智真长老,有了智真长老,有了鲁智深,有了鲁智深,有了后来一系列的事情,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智真长老,开文便交代是故宋时一位活佛,知晓过去未来之事,先看其名,智真,寓意着他有真正的智慧,不然也不会入定一炷香,起来就说:但剃度无妨,别看他现下凶顽,久后必得正果。

    又对鲁智深说:“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一一应验。又说:“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又一一应验。

    当时的大相国寺,瓦罐寺,乱糟糟的,一团浆糊,要么铜臭味重,换来个香火旺盛,要么门庭冷落,少有人息。唯独五台山,山下居民兢兢业业,寺中虽乱,但也不至于等级分明。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