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非常县长 第一卷 第五章 送你见面礼,枪口黑洞洞

作者:九派浔阳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7-05-24 18:36:33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穿越大康:皇帝竟是女儿身 穿书后男主为我打天下 明月照我 女扮男装被太子发现后 师尊不许我攻略男主 古代逃荒种田记 女主她儿媳 一品武侯 

    柯续中一行人,离开麻洞村又走了二天的山路,虽说义宁山水如画,看多了也烦,走久了也累,两条大腿像灌了铅,想挪也挪不动了。这时,不知是谁叫了声:“快看宝塔”。大家伸长脖子向前望去,终于可以看到义宁县引以自豪的文峰塔。按当地的说法:见到宝塔就算到了县城。

    这座宝塔是义宁人心中的丰碑。自秦汉以来,义宁就是物产丰富的上等县,只是人才匮乏,不出高官仕子,只出平头百姓,都说是纳粮当差有义宁人,满朝文武无义宁人,就连州府县官员也找不到义宁人的影子。大唐贞元年间,有一道士晋见义宁知县,提出有办法改变义宁风水,即在东渡之阳,凤渚之岗建一座文峰宝塔,能镇河妖于无形,播文风于百姓,改义宁之风水,创千秋之基业。久无良策的知县听后十分高兴,忙按道士吩咐聘能工巧匠择地建塔。宝塔建成之后,义宁县果然一改以往无真儒教化之陋习,儒风大盛,文风大振,名人、大儒、高官辈出。

    自从有了文风塔,宋朝义宁籍官员出得最多,光黄庭坚家乡双井村就出了四十多名进士,都是高官任做、俊马任骑的国家栋梁之材,其它朝代也出了不少,可奇怪的是只出文官不出武将。一九二七年九月中旬,毛主席在这里举行秋收起义,创立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二八年七月,彭德怀元帅领导平江起义,在此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义宁子弟参加红军和赤卫队的有六、七万人,牺牲的烈士有一万多人,解放后没有出过一名将军,而周边浏阳、平江县则每县都有几十、甚至上百名将军,是真儒教化的结果,还是有其他的原因?个中原故谁也说不清楚,道不明白。

    柯续中领着大家一鼓作气登上宝塔山,纵目远眺,只见凤凰山下义宁县城遥遥在望,城墙内青砖黑瓦连绵不断。城后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鹰隼游弋,松涛阵阵,巨大陡峭的山体,构成凤凰腾飞之势,故名曰凤凰山。

    古城西面的城门叫通远门,出了城门有几里褂壁山崖,被修建成依山临水的廊檐街,行人走在廊檐下的石板路上,就是下雨也不用打伞,更不会湿脚。整条街都是宁红茶行门面,到处堆满了木制茶箱,从修河船上看去随着船的波动,像是义宁古城摆动的尾巴,因此被人们称为西摆街。这一切构成了特色鲜明的山城风貌,体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天人合一,整个古城充满着和谐自然的生活情趣。

    欣赏过义宁城远景,大家沿小路来到修河渡口。柯续中站在南岸隔着修河眺望,义宁古城沿河而筑的城墙,在太阳的余辉下清晰的映入眼帘,南面的青云门依然洞开,不时有行人进出城门。大家从南岸踏上晃晃悠悠的浮桥,再爬上几十级台阶就到县城了。整座县城东西南三面临修河水,北面靠凤凰山,城依山而建,水绕城而流。山中有水,水映山城,山水交相辉映。水流千里路不断,县城东门、南门、西门各有一座浮桥与南岸相连,方便行人进出山城。

    义宁县政府设在清朝的县衙内,县政府门口还蹲着清朝留下的那对石狮子,只是穿黑色警服的自卫队,取代了头戴红顶毡帽、留长辫子,背上缝着个斗大“卒”字的清兵。县政府门前的一条街也还叫衙前街,门内的知县却换成了县长。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县衙大堂内“明镜高悬”的匾额还在,国民政府的县长吴辑民却怕鬼子打进来,带着妻儿老小、金银细软畏敌潜逃不知去向。

    由于受县长吴辑民潜逃的影响,整个县城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学校放假,店铺关张。县城到处传说国军与鬼子在武宁棺材山交火,国军死了不少人,可能顶不住了,鬼子很快就要打到义宁来。城里居民在山里有亲戚的投亲戚,有朋友的靠朋友。无亲戚、朋友可投的,只好硬着头皮留在城里,先看看风头再作决断。由于这部份居民外出避祸,使原本很热闹的县城突然变得人口剧减,人气不旺,街头巷尾,悄然无声。

    柯续中到任后,嫌前朝知县,前任县长坐过的县衙大堂太大,叫人取下匾额,搬走了问案、办公用的大条案桌,改成县政府会堂。自己在二堂择了间大点的房子做办公室,请泥瓦匠刮了遍石灰涂料,搬了张五斗桌、一把太师椅进去办公。秘书室设在县长办公室前面,王少北坐在前面负责草拟文稿、接待来访、上传下达。

    考虑到大伙走了二十多天山路,柯续中先安排大家休息几天,落实好生活起居后再分配工作。自己则带着王少北到政府各科室、县直各局走访调研。几天下来掌握的情况看,除少数科室和县局有人外,绝大部分科室和县局找不到人。面对这种人心涣散的局面,柯续中心急如焚,觉得当务之急就是要召开公务人员大会,讲明形势部署工作。

    柯续中带着王少北回到县政府刚坐下,就听得外面传来乱糟糟的吵闹声,最奇怪的是还有拉枪柄的声音,顿时有一种不祥之兆笼上心头。

    王少北满头大汗的推门进来报告:“柯县长,不得了啦!县自卫大队的兵把县政府给包围了。”

    柯续中大吃一惊:“什么事?”

    王少北气喘嘘嘘地:“好像是闹薪。”

    柯续中应道:“闹心?现在谁不闹心?”

    王少北知道他没听清楚:“不是闹心,是要发饷银。”

    柯续中明白过来了:“叫他们大队长发呗。”

    王少北苦笑着:“没钱拿什么发?”

    突然“嘭”的一声响,办公室门被人一脚踢开,门口齐刷刷地出现几支黑洞洞的步枪。为首的是个打着绑腿、系着纯铜扣宽牛皮外腰带、歪戴着黑色大盖帽的精瘦兵痞子。他一进门围着柯续中转了两圈,取下腰间的宽皮带叠拢,使劲往办公桌上一甩,震得茶碗咚咚响:“你就是新来的柯县长?”

    柯续中望着一双双饿狼似的眼晴,强忍着内心的恐惧,壮着胆应道:“是”

    兵痞子眨眨眼睛:“知道兄弟们找你干嘛?”

    柯续中佯装糊涂地:“不知道。”

    “嘭”办公桌又挨了一皮带,兵痞子咬牙切齿地问道:“你到义宁当县长可带了钱来?”

    柯续中如实地回答:“没有。现在省里也很困难,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不可能给我们钱”

    兵痞子问道:“你知道我们多久未发饷?如果再不发饷,你这个县长也不要当了。县长不给我们发饷,兄弟们能答应吗?”

    县自卫队的兵油子们晃荡着枪,异口同声地:“我们不答应。”

    柯续中无可奈何地:“各位弟兄:不是我不体恤大家,县里确实没钱发饷。如果大家信得过我,欠的钱一定会补上。”

    兵痞子:“别忽悠我们。到时候你像吴县长那样跑了,我们上那讨去?”

    柯续中横下心来:“你们不相信,拿我杀血也没办法。不过我既然来了,就不会像吴县长那样跑掉,义宁县的所有事务我会负责到底的。”

    兵痞子头一歪:“当兵不发饷,还不如上山当土匪呐。”

    柯续中脸一板:“你们围攻本县长,聚众用枪逼饷,我看跟土匪也没什么两样。”

    兵痞子恶狠狠地:“你敢骂我们是土匪?兄弟们给我把这忘八县长绑起来。”士兵们拿着绳索一拥而上,七手八脚的把柯续中按倒在地,绑了个结结实实。

    “住手!”一声暴喝,进来三个汉子。原来是王少北见势头不对,赶忙去把张任清、肖靖国、朱仁轩叫来。

    士兵们放开了柯续中,柯续中挣扎着爬了起来。兵痞子斜着眼晴看着张任清、肖靖国、朱仁轩三人:“你们是谁?敢管老子们的闲事!”

    张任清大气凛然:“原国军八十七师中校营长张任清;八十八师少校营副肖靖国;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上尉连长朱仁轩。你们这样做是犯罪,快给柯县长松绑。”

    几名自卫队士兵赶紧解开绑着柯续中的绳子,兵痞子一见情况不妙嚎叫着:“不就是几个退役军官?有啥了不起,别理他们。”

    张任清走近兵痞子,猛地一拉手一抬腿,将他掀翻在地,又踏上一只脚说道:“兄弟们别听他瞎扯,发饷靠县长去筹款,闹事解决不了问题,事情闹大了对谁都没有好处,县城河对面下路源三十集团军王总部的宪兵正愁没事干呐。”

    肖靖国指着兵痞子对张任清说道:“放开他,让他走吧。”

    张任清松开脚,兵痞子一骨碌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双眼充满着对张任清的怨恨。

    柯续中劝慰士兵:“兄弟们回去吧,今天的事不追究了,我会尽快解决发饷的问题。”

    兵痞子看到三个正气凛然的退役军官,知道碰到了硬对手,很难沾到便宜,便带着闹事的自卫队士兵们一溜烟跑了。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