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行走在大秦 正文 第十二章 赘婿史禄

作者:岳南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7-05-21 18:06:24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大明:屡献毒计,朱棣劝我冷静!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你们能不能换个白月光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穿成反派老婆剑后 北境秦王 

    在古代,男人入赘女方是众人不耻的事,如果不是走投无路,大概没有男子愿意作赘婿。历史上,国家打仗充边,人不够时,赘婿和罪犯一起就被征召了。史禄本是楚国人,家无余财,父母早早病逝。在几国交战中,流落到了秦国泾阳县——距离咸阳不远的一个小地方。他在一家商铺里帮人做事,时间久了,主人看史禄正直勤恳,忠厚老实,因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便招他为婿。这样史禄便在泾阳县扎了根,后来在县里谋得一份小吏工作。

    史禄在岗位上尽职尽责,直到他遇到他生命中的贵人。不过,那个贵人当时是一名罪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郑国渠的修建者——郑国。郑国本是韩国的水工,当时秦国国力日上,韩国却日益衰弱,而韩国在秦国东面,又处中原腹地,秦国东去必经第一站,哪天秦王不高兴了,韩国第一个就被灭了。韩王听了臣子的建议,游说秦王在关中泾水和洛水之间修建水渠,秦王同意了。于是郑国被派到秦国做间谍——修渠,想这样的话,秦国把人力物力投资到修渠上,打仗的人就少了,秦国的国力也得到消耗。国力消弱了,就没人打仗,韩国就安全了。韩国的想法很大胆也很天真,这大概是历史上最损己利人的间谍事件。郑国把渠修到一半时,韩国有一大臣被秦王抓住了,说出了郑国修渠的初衷。秦始皇听后大怒,就把郑国抓了起来,准备杀头示众。关键时刻,郑国说:“臣确实原来是要做间谍来修渠的。但水渠修成了有利的是秦国,韩国虽然因此多存活几年,但对秦国而言却是万世之功。”秦始皇虽然当时还不到二十岁,但不愧为是千古一帝,看到当时修成的水渠已初有成效,就同意郑国戴罪立功,继续修渠。这样,在泾阳县作小吏的史禄便认识了郑国,成了照看郑国的小吏。郑国修渠时,史禄跟着东奔西跑,郑国看史禄不像其他人对自己像对罪犯一般,便有意指导史禄,把自己的水工知识传授给了史禄。等渠修成,郑国十年辛苦,又被自己的祖国卖了,回不去韩国,积劳成疾,不久就去世了。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史禄从一个毫无地位的赘婿,成了当时最优秀的水工,放到现在,那也就是三峡总工程师,进入国家杰出人才名单了。只是当时的水工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技术人员,郑国渠修完,史禄就回去继续做他的小吏了。

    直到二十年后的一天,睡梦中的史禄被敲门声惊醒。等把来人迎进屋,史禄发现来者不善。在确定对方没有恶意,只是要用自己很多年前学习的水利知识时,史禄有些迷糊的跟着来人走了。

    史禄被迎进了公子扶苏的府邸。在被人问了一堆问题后,史禄进了宫,受到了秦始皇的亲自接见。

    史禄感受着大殿上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帝王威严,想起死去的郑国,很久远的事情了。自己从一位地位低下、受人嘲笑的赘婿能够走到帝王面前,若郑国地下有知,大概也会含笑九泉了。

    秦始皇没有一丝啰嗦,看史禄对几位大臣的问题对答如流,直接任命史禄为监御史,负责百越境内水渠的开发和粮草的运送。

    史禄的命运由此翻开新的一页。俗话道艺多不压身,不能不说机会总给有准备的人,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辛苦工作的各位,在做本职工作的同时,多学习点儿东西,也许将来就能靠它大放异彩。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史禄以及他的随从走遍两江各地,步行勘探,充分利用两江支流以及分水岭,最终确定在长江和珠江之间的兴安一地(今广西壮族桂林市兴安县),开造人工运河。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民夫们劈山削崖,筑堤开渠,把湘水引入漓江,终于修成了灵渠。百越之战因此而胜,岭南纳入秦国版图。而史禄也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这都是后话了。今天各位如果去旅行,还能看到灵渠边史禄的塑像。

    百越之战的乌云终于有消散的迹像,秦始皇连同众臣的心都不由轻松了许多。这次举荐史禄的公子扶苏受到秦始皇少有的赞许,让一叶落而知秋的众臣不禁有了些想法。

    冬去春来,春去秋回,转眼又到了初冬季节。杨真已在上塞呆了近一年。塞外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吹,吹淡了躁热不安的心。匈奴除了去年刚来时有些动静,有一匈奴人在蜡祭时出现在上塞外,这大半年则安稳地在河南地迁徙放牧。

    写给万世杰的信迟迟没有回音,杨真的心犹如连绵的山脉,起伏不定。田兰怎样了,有没有嫁给李由?自己到现在还未杀过一个敌人,田兰能不能等到自己回去?

    远在洛阳的万世杰看到好友的信,本来想象着出现一幅金戈铁马的画面,激荡内心,让人热血沸腾,没想到却是平淡艰苦的戍卒日子,只是信的末尾“未杀一敌,心躁不安”,让人为写信人的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杀敌的迫切之情唏嘘,但万世杰作为结拜大哥,清楚弟兄写信的另一层意思。万世杰想了想,让万三持贴子拜会李双。可不巧,李双不在洛阳,回咸阳去了。

    万世杰又来到咸阳。坐在咸阳城内最大的酒楼聚贤庄里,看着熙熙攘攘的路人,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万兄。”李双一身锦袍,头戴一顶价值不菲的皮弁,倒显得风流儒雅,贵气逼人。

    “公子。”万世杰起身让座。

    “听说万兄来找,兄弟高兴得不行。最近万兄在忙什么?”

    “还不是老本行,瞎忙。最近怎么不去洛阳了?”

    “唉,我倒想去,只是最近有些事走不开。”

    两人正在闲聊,酒楼老板亲自端上一大壶酒和一些精美的菜肴:“李公子,这是小店最好的女儿红,二位公子请慢用……公子可要听曲?”

    李双用眼神询问万世杰:“不用了,先下去吧。”

    “有个事情想请公子帮个忙。”万世杰喝了口酒,“好酒。家父想在咸阳城里开个小店,只是地方不熟悉。”

    “要开什么样的店?”

    “客栈吧。你看这咸阳城内人群进进出出,比洛阳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这在都城,我们也好沾沾都城的地气。”

    “这没问题。”李双倒爽快,“这条街上就不错,我回去了问问。”

    “有劳公子了。”

    “万兄客气了。尝尝这道鲤鱼脍,据说这是最新鲜的黄河大鲤鱼。”

    万世杰动筷,李双的筷子却停在了空中,眼神飘向窗外:“万兄稍等我一会儿,我去去就来。”说着一溜烟没影了。

    聚贤庄对面的楼下,李双跑到两位姑娘面前,正热切地说着什么,只见一位姑娘低着头,另一位姑娘笑着看着有点儿手足无措的李双。

    等了一会儿,李双满面欢喜地领着两位姑娘进了聚贤庄。万世杰站在门后,透过帘子悄悄往外看。他所在的雅间刚好对着楼梯,对来人看得一清二楚。心道,怪不得李双猴急,原来是两位绝色的女子!一位丰满艳丽,一位娇柔清婉,万世杰也见过不少美丽女子,却较这两个少了许多神韵。李双把两位女子迎进隔壁雅间,匆匆走了回来。

    看着万世杰有点儿促狭的笑,李双有些不好意思:“实不瞒万兄,刚才两位一位是我未……未过门的妻,一位是她的表姊。实在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说完又呵呵地笑。

    这下轮到万世杰大惊。他没有见过田兰,只知道杨真为她放着舒坦日子不过,跑到北边打匈奴去了。这下了然,要是自己遇着这么一个喜爱自己的姑娘,死都愿意。不由地妒忌起杨真来,这小子还真是好命,除了长得高点帅点,没有什么特别啊,整天闷闷的,也不知道人家姑娘喜欢他什么。

    李双正高兴非常,虽然秦时男女之间不像后世那样防备森严、授受不亲,结婚当天才有可能见面,但他与田兰的见面次数屈指可数,这下意外中遇上,心里乐得花开一样。

    万世杰看看满面喜光的李双,又想想远在北地的杨真,叹了口气,问道:“公子何时娶亲?”

    处于兴奋中的李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再过半个月是祖父的花甲之诞,母亲说过后就和田家定日子,如果田大哥回来得早就早早办了。”

    “田大哥去哪儿了?”万世杰对田武印象颇深。

    “岭南不是还在打仗吗?他去岭南了。”

    “我记得田大哥上次说气候不适,怎么又去了?”

    “这我也不知道。不过田大哥已经升为校尉了。”

    “田大哥实在让人敬佩。只是正在打仗,田大哥能回来吗?”

    “这兄弟有所不知。因为岭南那边的将领死了,所以战争可能得停一阵子。唉,非要等到田兄回来才肯嫁给我。”李双喝着酒,后面的声音咕咕哝哝,不仔细听还真听不出来。

    隔壁悄无声息,李双心不在焉。万世杰告辞,李双直说不好意思,改天再聚。

    万世杰来到聚贤庄斜对面的一家小酒肆里,要了壶酒,慢慢品酌。不一会儿,李双引着田兰和赵蕤出来,走向不远处的一辆马车。一行慢慢远去。

    万世杰写信给杨真,一会儿觉得杨真好可怜,一会儿又觉得杨真挺幸福,心绪莫名,最终把见到的和听到的原原本本都写到了信里。

    信到了上塞。收信的人却不在。

    两日前,安静异常的匈奴忽然有大批人马在上塞外游荡。初冬时节,马匹经过一个夏秋的滋润,骠肥体壮,每年这时候匈奴人都要庆祝一番,好吃好喝几日。而向南抢掠多在寒冷冬日。如今出现情况,不由让人紧张,也让守戍日久的士卒一番兴奋。打仗才能得军功,才能改变身份和命运。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