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夜空中凡星点点 正文卷 第五章 新的机遇(第二节)

作者:路的拐弯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17-12-06 15:29:31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农门恶媳回京后,成团宠了 穿成后妈,拯救疼痛文学校草男主 画医锦华 重生七零,被糙汉老公宠到夜夜求饶 山村小刁民 重生表白校花失败,我走她哭什么 都重生了谁搞纯情啊? 

    第五章



    第二节



    碾米厂确实出现了麻烦。



    关于碾薯机,德安只愿交电费,无论如何不答应算分成给村里。手揽大权的文明,一气之下便以断电相要挟,甚至还要求德安退出碾米厂。



    文明是二房的人,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大房、二房、六房一脉的利益,所以有着这一群体的支持。之前,碾米厂一直由大房的国清负责,但他受伤成了残废人,倒让四房的德安捡了便宜,成为了碾米厂的负责人。当时,也怪焦头烂额的文明没有考虑周全,在接替人选上没有选择大房、二房、六房的人,大房、二房、六房的人很是不满文明的做法,尤其是国清的家人以及亲友。因此,在德安私自购置碾薯机之后,国清的家人以及亲友先是闹起了意见,随后又有不少大房、二房、六房的人向文明表达了不满,文明就抓住这个机会,开始跟德安过不去。



    不过,以永盾、世新为首的三房、四房一脉,自然站在德安这边,所以坚决支持德安的做法。他们认为德安愿意给村里交电费,并没有损害到村里的利益;他们还认为德安的做法也是方便了广大的村民,村里更加没有横加干预与指责的理由。



    这就是氏族农村典型的派支利益之争。



    怎奈,上山村大小事务的决定权都在文明的手上,他坚决要求德安算分成给村里,根本听不进去永盾和世新的意见。永盾和世新以理相辩,不曾想却遭到文明的斥责,还强烈要求他们不要参与此事的处理。



    永盾和世新等人合成的“矛”,很难攻破文明手里的“盾”!



    随后,文明边三番五次找到德安,要求德安给村里一个交代。年轻气盛的德安自然不服,于是就和文明杠上了,也就有了文明以断电相要挟,甚至要求德安退出碾米厂的事情。



    一时间,这件事情有往大了发展的苗头……



    估计德安也是想不到办法了,才想着把他爸搬出来压一压文明——苦茶坡上,就属两人的名望不分伯仲。不过,德安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底气明显不足。他知道,他爸为人处事比较“圆滑”,难讲他爸会为这件事情替他出头,去开罪文明以及大房、二房、六房的人。



    在世新看来,文明的官威实在太大了,还完全一副家长主义作风,不仅什么事情都不跟其他村干部商量,甚至凡事都是依他那老一套来。如今这个讲究改革的年代,他那老一套明显过时,也跟不上时代的变革了。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这是新旧社会都无法克服、无法根除的现象。



    而世新之所以要“坚决支持”德安,除去两人彻底抛开不愉快、恢复了交情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不甘只当一个小小的村干部,不甘任文明呼来遣去,还要忍受文明的家长主义作风……



    世新突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向德安说道:“我听到一个消息,说文明打算把碾米厂转包出去,得到的钱作为国清的赔偿。”



    德安愣了一下。



    世新怕他不相信,又说道:“我是听文联无意中透露的……”



    德安心头一惊,急忙问道:“那我怎么办?我那台碾薯机怎么办?我的本钱还没有赚回来……”



    他是听说过有关碾米厂的消息,但那些全是流言,最后也都不攻自破。可今天从世新嘴里说出来这个消息,就一定确有其事。只是这对德安而言,却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世新没有回话。他的沉默仿佛在告诉德安——碾米厂早晚还是得转包出去。



    德安叹了一口气,情绪渐渐低落。如果文明真打算把碾米厂转包出去,他这个操作员就该光荣下岗了;光荣下岗不说,他那台新购置的碾薯机,恐怕也是经营不了,说不定还得折价卖掉。好不容易有了一份能赚几个钱的职业,好不容易搞了一个能多赚几个钱的门路,可在这当口却要面临这样一个局面。



    世新看得出德安情绪低落。但是,将碾米厂转包出去,不单单是文明个人或者村里的想法,也必将是一件大势所趋的事情。



    他递了一支烟给德安。



    德安连抽烟的心情都没有了。



    事情也并非走到了绝路。文明是想把碾米厂转包出去,但又没有指定转包给谁,德安一样有机会。



    世新建议道:“你可以把碾米厂转包下来啊!”



    德安脱口而出:“说得容易!我哪有本钱?把我儿子卖啦?”



    说完,他苦苦一笑!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没有钱在手上,即使有心也是无力!



    两人不再说话,随后相约回去喝茶了。



    德安走的时候也没有惦记把儿子抱走,看来他确是烦恼!



    丽萍伸手将小章宏流出的口水擦干净。她也准备回去,但与碾米厂相连的一间空屋子,再次引起了她的注意。这间屋子是大集体时,生产队用来存放农具的,大集体改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也就基本闲置了。今年年初,大房的国清想用这间屋子开一个豆腐作坊,却被四房的人阻止了,因为这间屋子连同整个碾米厂的屋子,都是四房共有的老宅。



    碾米厂里里外外的情况,丽萍也都了解。德安自行增加了一台碾薯机,别说文明和大房、二房、六房的人有意见,村里一些不着边的人见着也眼红,甚至三房、四房里的个别人背地里也说了不少酸溜溜的话。此时,丽萍脑子突然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索性按照世新的建议去做,把碾米厂转包下来。如此一来,自家想经营什么就经营什么,不仅碍不着文明什么事,旁人也只有干眼红的份儿。



    家人什么都不让她做,可她又不愿这样一直干闲着。看着那间闲置的屋子,她觉得自己可以利用它,做一点什么名堂出来……



    吃过午饭,她去了一趟县里。跟丈夫商量妥当之后,她又赶回娘家;在取得她爸以及她三哥的支持之后,她谢绝了娘家人的挽留,当即返回上山村。



    回到家里,家人正准备吃晚饭。



    惠珍先是念叨几句,责怪她来回跑,不知道在折腾什么。念叨归念叨,惠珍怕她饿了,赶忙用笊篱给她捞了一碗稠的——家里不知道她会赶回来,晚上只煮了地瓜稀饭。



    丽萍顾不上吃饭。



    她先是拿出娘家带回来的一些东西,接着又拿出一袋冰糖,分一点给小章宏、彩蝶,剩下的都给了老奶奶。



    老人嘴淡,喜欢含一粒话梅或者一块冰糖。



    随后,她对家公说道:“爸,有件事情……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永诚看了她一眼,淡淡地说道:“有什么事,等吃完饭再说!”



    他是一个有修养的人,除非真有必要,不然在吃饭的时候,他是不愿意说话的。



    丽萍知道他的习惯,也只好先行吃饭……



    厅堂里。



    15瓦的钨丝灯发出昏弱的灯光。这样昏弱的灯光,充其量也只能让黑夜有一丝光亮。



    永诚拿起竹签子剔着牙。人到了一定岁数,牙齿就会开始松动,牙龈也容易发生生理性的萎缩,吃饭时总有一些东西塞在牙缝里。



    丽萍一直等到德安也来到厅堂,才开口说道:“我想在坡上开一间小卖部。”



    永诚父子都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丽萍生怕他们没有听清楚,又重复了一遍。



    “这……”永诚看得出她不是在开玩笑,但他现在除了惊讶,还是惊讶!



    德安也一样惊讶,甚至觉得她是异想天开。



    “我想清楚了,小卖部就开在碾米厂旁边那间空置的屋子里。今天我回娘家,就是找我爸和三哥商量这件事情。他们支持我的想法,也表示会帮助我。我也跟德兴商量好了,他也表示同意。”



    没错,丽萍就是想用那间屋子开小卖部。



    对于这个想法,她算是考虑得很周全了。苦茶坡上好歹也有两三千人口,如果她能把小卖部开成,鉴于坡上派支之别,至少三房、四房的人会到她那里去买东西。当然,她也有她的优势——她有一个开小卖部的三哥。在嫁到上山村之前,她时常会去三哥家,耳睹目染的,她早已把小卖部的经营方式基本摸透了;况且,今天三哥也表态了,会全力支持她,不仅在资金上,也在进货渠道等方面。她爸妈也表示,到时需要多少钱,尽管找他们拿去用。



    有了这些,她就下定了决心,现在她就想着听听家人的意见,也想着得到家人的支持。



    永诚思索了好长时间,才开口说道:“村里已经有两间小卖部了……我就担心到时候没有生意,也担心别人会说我们在抢生意。”



    村里已经有两间小卖部。一间在驼背岭那边,但苦茶坡的人基本上不会去光顾。另一间位于小学附近,是五房高阳公派下一个名叫叶进来的人开的。五房在苦茶坡上算是“独门独户”,再加上叶进来人缘不好、又好计较,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两家小卖部经营的种类都过于单一,无非是一些烟酒和生活用品;不但种类少,价格也要比镇上高出一些。



    永诚并不是想阻止儿媳妇。他所要考虑的,不单单是有没有生意,还得客观地考虑此事的影响。都是一个村子的,人们难免口舌,哪怕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处理好,就一定会成为人们攻击、非议的对象。就像不久前,他是坚决反对德安私自购置碾薯机的,可德安偏偏不听他的劝,执意为之。现在好了,村里闹起了意见,部分村民们也很是不满,看到时候德安要怎么处理才好!



    德安的事情让他很是为难,现在他想着通过这件事情来劝劝丽萍,就说道:“凡事都不能随着自己的想法来,很多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不信的话,你看看德安……”



    丽萍说道:“爸,大哥的事情纯粹是外人看着眼红,也是大房、二房那些从中作梗,再加上专断的文明,才会出现今天这个局面……我们现在不说大哥的事情,就先说说我开小卖部的事情。”



    她说的也算是实情,永诚自然清楚这一点。但就算是清楚这一点,德安的事情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解决的。反正是德安自个愿的,德安自己去处理,不要把他搅和进来就行。所以,他也不想再就德安的事情说什么,而是等着丽萍继续说她小卖部的事情。



    丽萍继续说道:“关于小卖部,我们先别说有没有生意,就说一说村里两间小卖部的情况。驼背岭终究是姓张的,我们姓叶的开不开小卖部,还轮不到他们说什么。至于叶进来那边,他们五房的人能开小卖部,难道我们四房的人就不能?难道就怕他们说闲话?再说了,坡上谁不清楚叶进来的为人,就连五房的人,有时候也不乐意去他那里买东西!”



    她分析得很透彻!生意这个东西,不见得谁家做了,其他人就不能去做。



    对于这一点,永诚还是可以认同的。他现在也看得出儿媳妇是考虑清楚了,才来跟他说这件事情的,他觉得自己还是不要过多阻扰。不过,就算是他不想过多阻扰,他还是觉得可行性不高,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开小卖部的本钱从何而来?



    这时,惠珍收拾好厨房,也来到厅堂。见几个人都一副有心事的样子,她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赶忙向老伴问了一句。



    “丽萍想开一间小卖部!”



    “啊?”惠珍惊讶地看看儿媳妇。



    她不得不如此反应。但她如此反应,主要是因为钱的问题。要知道,就算家里把山上的树以及圈里的猪都卖了,他们还是有近一万元的欠款。现在别说开什么小卖部,就算是平时炒个菜,油盐能少放一点,都尽量往少了去。



    看着家人的表情,丽萍知道他们是在为钱担忧。她说道:“在本钱方面,你们且宽心。我手上有三千块钱,我爸妈也表示让我尽管去做,钱不够的话,他们会尽力支持!”



    这样的话看似能消除永诚夫妇的顾虑,可他们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儿媳妇想做一点事情,他们当公婆的却无法提供帮助,这叫他们情何以堪!



    可是,家里确实就这个情况!



    永诚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你觉得可行,也想这样去做,那你就做吧!我跟你妈能够理解,也会支持你。但是,你还是得再三考虑,觉得真有把握,才敢去做!这毕竟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撒尿玩泥巴……”



    丽萍严肃而又认真地点了点头。她心里暗自高兴,她要的就是这样的表态。



    “你是我们的媳妇,按理说你想做一点事情,我们这当公婆的,自然要全力支持你!”永诚的脸上流露出一丝羞愧,“但是……你也清楚家里的情况,我跟你妈……”



    “爸……”丽萍打断了他。她知道他想说些什么,但她不愿听到这样的话;她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一家人如何要说两家话?



    她说道:“你跟妈对我这么好,我已经很知足。你们不用担心钱的事情,我自己能解决。不过,那间屋子是四房集体的老宅,到时候还得麻烦爸去找大伙商量,看能不能让我使用……”



    永诚答应道:“你放心,这我自然会出面。”



    “还有……”丽萍看了德安一眼,“最近文明不是一直在找大哥的麻烦吗?依我看,我们干脆把碾米厂转包下来!我先出本钱,以后大哥还我就是……”



    永诚夫妇以及德安再次惊讶不已……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