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大明异姓王 第一卷 靖难之役 第八十六章 朱棣再战李景隆

作者:青铜箭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7-10-12 23:38:19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我,摆烂王爷,父皇要我造反 抗战:从带团进亮剑开始 三国箱子,从拯救刘备开始 我都修仙了,还谁稀罕那破皇位 从赘婿开始拯救大明帝国 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 

    在北国的大地上,李景隆带领着大军缓缓的在呼啸的寒风中行进着。他们没有目的,因为他们的主帅李景隆也不知道他们究竟要去哪里。



    李景隆根本就不知道朱棣究竟在哪里,现在的他也终于体会到了当时陈晖的心情了。



    更让李景隆感到无力的,是南军士兵们的情况。南军士兵孱弱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是李景隆万万想不到他们居然会孱弱到这个地步。



    他们自从兵出德州到现在,还没有看到过敌人。但是就是这样,南军士兵现在也是疲弱不堪。而且,大同地属北方,这个时候天气非常寒冷,而南军多数都是南方人,根本就受不了这样的天气。再加之连日行军的疲劳,已经有不少士兵被冻死冻伤。



    “大帅,如果再这样下去,恐怕我们还没有找到朱棣,就已经丧失战斗力了。”瞿能看着那些被冻得面色有些发紫的南军士兵,无不担心的说道。



    李景隆微微点了点头,现在这个时候他也已经没有了办法。天气严寒,这并不是他所能够掌控得了的。另外,他也实在没有想到朱棣居然也会不战而退。他本来就是打得合围朱棣的主意。但是,他显然在狡猾这一个特质上低估了朱棣。所谓“兵者,诡道也。”以朱棣的性格,既然能够玩阴的,他绝对不会搞什么正面对抗这种把戏。



    李景隆并不了解朱棣,至少不像朱棣了解他那样。于是,他又一次吃到了苦头,不但没有找到朱棣,还连累自己的士兵们出现了不小的损失。这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无奈之下,李景隆只得率军反悔德州,他已经不能够再令军队的损失进一步扩大了。



    ……



    走在前往居庸关的路上,朱能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朱棣的做法究竟理由何在?围攻大同,但是面对李景隆的援军却不战而退,这似乎根本就不符合朱棣的性格。



    面对朱能的疑问,朱棣微微一笑,说道:“李景隆此人我了解,他虽然胆小懦弱,但是却又有几分自大。虽然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我的对手,但是面对可以夹击我军的好机会,他是不会放弃的。”



    朱能点了点头,的确,不要说李景隆,就算是自己,面对这种绝好的战机,那也是必然会毫不犹豫的出兵的。



    朱棣接着道:“你也知道,我军现在并不能与全力以赴的李景隆对抗。所以,撤退是唯一的选择。但是,李景隆却不会轻易放过我们,他一定会带兵追击。但是,大同乃是苦寒之地,李景隆麾下士兵多为南人,较为脆弱。必然会不战而溃。既然能够兵不血刃的解决敌军,我们为什么要与李景隆正面对抗?”说完,朱棣哈哈一笑,驱马超过了朱能。



    “二年春正月丙寅,王克蔚州。二月癸丑,至大同。景隆果由紫荆关来援。王已旋军居庸,景隆兵多冻馁死者,不见敌而还。”这是记载于史书中的一段话,短短的几个字,却描绘了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的开始。



    建文二年四月,南京。



    朝堂之上,朱允炆面无表情的坐在皇位之上。上到天子,下到庶民,他们都已经知道了李景隆战败的消息。当然,由于黄子澄的努力,有关于李景隆临阵脱逃的消息还没有公开。



    看着朝臣们口水横飞,朱允炆心中一阵没来由的烦躁。他不明白,为什么朝廷派出五十万大军,却依旧败给了朱棣。看李景隆传回的战报中,朱棣似乎是得到了宁王朱权麾下的朵颜三卫。关于这支蒙古军队的事,朱允炆也知道一些。他知道蒙古人的战斗力强悍,或许,这就是朱棣为什么能够击败李景隆的原因吧。



    “够了!”声音中带着些许愠色,朱允炆有些生气了。这些人吵了半天,依旧拿不出任何方法来阻止朱棣,昔日的智囊团似乎也没有了半点的作用。



    见到皇帝发怒,众臣全都噤声,没有人敢于在这个时候触怒朱允炆,除非是个疯子。



    “你们在这里吵来吵去,难道朱棣就不会继续造反了吗?”朱允炆直接一针见血“既然无用,那为何不商议个办法,来击败朱棣?”



    众臣面面相觑,谁也没有说话。



    方孝孺站了出来“陛下,此事诘问各位大臣已经毫无用处。不如派出军队,帮助曹国公击败朱棣。”



    朱允炆的脸色有所缓和,方孝孺总算没有让他失望,提出了一个有用的建议。



    “那爱卿认为何人可以单此重任?”



    “臣举荐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此二人乃是前朝老将,曾跟随先帝征战天下,如有这二人辅佐,曹国公必然能够击败朱棣。”方孝孺拱手说道。



    朱允炆沉吟了一下,虽然比起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名将来说,那二人是不如的。但是,毕竟实战经验丰富,也可以一战了。



    “传朕旨意,着武定侯,安陆侯,速速领兵驰援曹国公,不得有误!”



    ……



    李景隆接到了朱允炆的圣旨,他知道,这一次与朱棣的决战是无法避免的。而且,这一次他也知道,朝廷下了血本。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两人带兵援助自己,现在自己麾下的大军多达六十万,比郑村坝大战时期还要多上十万。如果这样还是不能战胜朱棣,那么他就可以切腹自尽了!



    当然,李景隆这一次对自己也是信心十足。他的信心多数是源于自己的帮手。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这两人都是洪武时期的老将,身经百战,不容小觑。



    尤其是郭英,此人在当年太祖皇帝起兵时就伴随朱元璋的身旁,经历大小战争无数,更是曾经跟随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人讨伐陈友谅,张士诚这样的不世枭雄。若论冲锋陷阵,他比擅长防守的老将耿炳文更加令人信服。



    当然,这还不是李景隆真正安心的原因。武定侯虽然战斗经验丰富,但是朱棣也是身经百战,更是深得李文忠这样的当世名将真传,若是两人真的阵前相决,恐怕还是朱棣的胜算更高一些。



    在李景隆看来,北军之所以强大,除了那些蒙古骑兵之外,也就是朱棣那神鬼莫测的攻势了。否则,以南军的人海战术,击败北军并不是什么难事。



    蒙古骑兵虽然冲锋陷阵,单兵破围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但是,李景隆相信,只要自己能够谨慎一些,凭借着六十万大军,困死朵颜三卫也并不是难事。



    真正令他头疼的,是朱棣。很多时候,将领是军队的灵魂。朱棣就是北军的灵魂,到现在为止,正面作战还没人能够与朱棣抗衡。李景隆经过郑村坝的失败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他知道自己不是朱棣的对手。所以,为了针对朱棣的用兵风格,他专门找了另一个帮手。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确找对了人。



    建文二年夏四月,李景隆进军河间,与郭英、吴杰会师白沟河。在这里,他即将与朱棣再次相遇!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