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宁州江山 第一卷 第145章 剿匪

作者:楼枯.Q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7-10-18 18:58:14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皇帝:七皇子何时来反?朕开城门来迎 风流万岁爷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晚妆媚 

    李默的幕府班子很快搭建完毕,下一步,他要赶紧烧起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



    这把火干系重大,必须烧好,烧旺。



    卫府成立后的第一战,乃是彻底肃清境内的敌对势力。



    这些势力包括盗匪、帮会、江湖帮派。



    情报显示,宁州境内十人以上成股的盗匪共有六十七股,地方帮会、江湖帮派合计二十四处,这其中接受敌对势力资助,专门用来牵制宁州的有四十六股。



    卫府首要打击就是这四十六伙好汉,不将他们扫平,卫府存在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为李默提供情报支持的是前宁西县尉魏贻,魏贻出身左寺坊,是左寺坊实权人物宁是则的心腹重将,这次是宁是勤亲自点将让他担任情报处长的。



    在他的协助下,李默重点圈注了六股盗匪和一个盐枭,作为卫府成立的开门礼。



    事情很快得到宁是勤的批准,一时卫府精锐尽出,胡志庸、吕初、范栗等人各自率队出发,在同一天向七股敌人发动了攻击。



    因为准备异常充分,这次行动一举端掉了盘踞在宁州附近四个县的六股盗匪和盘踞在镇东县的盐枭刘鸟飞。



    出击的过程并不精彩,以大欺小,以多胜少,以强打弱,以有备打无备,从一开始就是一边倒的态势。



    但由此带来的震撼却是无与伦比的,这些盗匪和盐枭无一例外的都是“上面有人的”,他们的靠山往往实力雄厚,雄厚到地方无力制裁。



    地方县令、驻军不敢管的卫府来管,而且一上来就斩草除根,下手之猛,之狠,之绝情,让人眩晕之余又感到深深的恐惧。



    卫府的威名几乎一夜之间就震撼了宁州。



    统计战果,杀敌五百,捕获两百六十人,此役动用乡勇共两千四百人,土兵一千二百人,新军火枪队七个大队。



    六股盗匪的首脑人物和盐枭刘鸟飞被押解至宁州,在菜市口斩首,头颅传示各地。



    第一阶段行动刚刚结束,很多人还没有从震撼中清醒过来,李默的第二轮打击又开始了。这一次,目标是二十股盗匪和六个江湖帮派。



    第一阶段的行动事先严格保密,突然之间雷霆一发,打的敌人天崩地裂。



    第二阶段的行动却近乎是公开的,只是速度极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得受打击对象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便已经束手就擒了。



    之所以选择“明打”而非“暗击”,主要是要在百姓中打响卫府的名号,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卫府要想干成大事,就得把名立起来,立了名才有威,有了威风,干什么都事半功倍。所以明打看似吃亏,却是为长远考虑。



    这一阶段行动各军中,仍然以新军火枪队最为坚决彻底,效率最高,功劳最大。



    第二阶段战果比第一阶段要大,但因为是公开的行动,使得敌人有所警惕,给第三阶段的行动带来一些不便。



    所以第二阶段行动结束后,李默暂缓了第三阶段的动作,转而进行内部整顿,着力厘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配合更加通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卫府的凶狠打击,使得各地盗匪纷纷避让,窜入深山。但也有不怕死的盗匪铤而走险,转手就对卫府首领李默展开了凶狠的报复。



    先是有人往李默家里扔死耗子,继而往门上泼猪血,最后发展到骚扰家中奴婢。



    姜鸢的贴身小婢小红上街买水果时,被人蹭了一下,当时并未在意,等回来之后才发现篮子里被人塞了一根驴鞭。



    羞的小丫头几天不好意思见人。



    在宁州,这些人还只是隔靴搔痒,干干骚扰的小勾当,尚不敢大张旗鼓的报复,在长陵就不同了。一个个捋起袖子,猛干。



    一个阴沉沉的夜晚,长陵城南的农庄突然遭遇一股盗贼的袭击,盗贼假扮官差骗开了大门,砍杀一个壮丁,点了一个草垛来制造混乱。



    危急时刻,安乐庄庄主郭槐率十数旧部拼死反击,将盗匪驱逐出庄。双方隔着土墙殊死激战,战至半夜时分,一股盗匪爬上墙头,窜入庄内,一路烧杀,妇孺老弱惊恐失措。



    危难时节,副庄主孙文莱光着膀子,手持两把菜刀如有神助,一口气斩杀十名盗匪,竟奇迹般地驱逐了入侵之敌。



    此后,双方开始了漫长的拉锯战。



    东方破晓,长陵乡勇三百人和火枪队一个大队奉命赶来增援。



    郭槐和孙文莱率部乘机杀出,围歼了这股盗匪。



    李默得到消息盛赞郭槐、孙文莱是将才,下令嘉奖。一面命令夏县火枪队星夜南下驰援长陵,一面提前展开了第三阶段行动。



    行动从塞北开端,向南推进,步步为营,如篦子过头,耐心十足。



    看似眉毛胡子一把抓,但实际上粗中有细,这次打击的对象主要是敌对势力扶植的马匪,以及那些自生马匪中较有势力的。



    十八县的乡勇、土兵、火枪队,卫府治安处直属队、侦缉处直属队和各县捕快集体行动起来。一个月内毙杀盗匪一千二百人,捕获四千余众。残余盗匪纷纷躲入大小横山和大宁山,负隅顽抗,惶惶难安。



    第三阶段结束后,大规模的清剿行动告一段落,针对漏网之鱼的捕拿行动却仍在继续,只是全面撒网变成了重点逮鱼。



    李默南下夏县,坐镇去“逮”宁州境内最大的那条“鱼”——马匪赵山大。



    赵山大不是一般人,早年曾在关中为禁军将领,后犯罪北逃,在边军效力,因不满军料官克扣军饷,而鼓动士卒哗变,由此犯罪,在被押送宁州途中逃走,后在小横山啸聚结寨,向北骚扰故县,向南威胁夏县、古城,人马最多的时候超过千余人,最辉煌的战绩是围困夏县县城,向汪家勒索了一千贯巨款。



    李默上次路过弥陀镇时,听过这个人的大名,印象十分深刻。据魏贻的情报显示,赵山大并没有接受敌对势力的接济,所以并不在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打击范围之内,第三轮“篦头”时李默也有意放了他一马,把他留在最后一轮,是要把他作为三板斧的收山之作。



    围剿赵山大动用了故县、夏县、古城、长陵四县乡勇、土兵和八个火枪队以及若干侦缉队的特别侦探。



    合计兵力在四千人上下。



    大军在小横山里跟赵山大打了一个月游击,始终无法抓到这条狡猾的泥鳅。



    这是卫府成立以来遭遇的最大的失败,李默内心充满了沮丧。



    所以汪竹明回到夏县,派人来请李默去喝两杯时,李默懒洋洋的不想动弹。派人请不动李默,汪竹明就亲自登门邀请。



    盛情难却,李默只得过府一叙。



    汪家招待李默的地方,正是市中心那栋神奇的四层高楼。



    李默对这栋楼一直很感兴趣,此番有幸进来做客自然要好好参观一下。



    这栋楼是汪家的起居之所,外观雄伟壮丽,里面的装修更是奢华到了极点,即便是像李默这样的人看了也不觉心惊。



    他不是心惊汪家的实力,而是惊讶于汪家的胆色,在宁州这样的地方,他们家怎么就敢这么张扬?<igsrc=/iage/1797/2707526p;gt;



    :,,!!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