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行走在大秦 正文 第四十一章 马蹄铁

作者:岳南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7-05-21 18:06:42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你们能不能换个白月光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北境秦王 穿成反派老婆剑后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大明:屡献毒计,朱棣劝我冷静! 

    过了两日,众人从草原返回。半月后,李双和杨真主持,为这上千对新婚夫妇举行集体婚礼,当然还有黑子和碧桃、惊和阿芳。

    九原城内张灯结彩,不过这灯多是火把,彩是爱美的女人们从草原上采摘的各种各样的花儿。对于刚刚建成的九原城,这天是全城的狂欢日。天气和暖,到处一片沸腾。

    古人结婚一般要经过六个程序: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亲迎。这下精简的只剩下最后一项。杨真以前不爱在众人面前讲话,可看到许多士兵脸上难掩的失落。女人只有那么多,更多的士兵还没有着落。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夫子早就有言。好歹自己选修过几节心理课,杨真意识到需要在婚礼现场说些东西,鼓舞士气、解除一些士兵的不满和疑虑,画饼还可充饥呢,只当画饼了。

    九原城的城中心是一个大广场,广场正中间是一座鼓楼,高两层,平时用来报时,紧急情况时作预警。本来杨真想建座钟楼,古人诗词里的暮鼓晨钟是多么浪漫悠扬,可秦时的钟多是乐器,与后世所说的钟大不相同,而大钟到佛教传入后才盛行。另外,此时做一口大钟一是缺少材料,二也太过另类,好在这时有牛皮,楼上就做了十架牛皮鼓。

    鼓声阵阵,数千对新婚夫妇在广场上携手相视,杨真站在搭起的高台上说了他转世以来最长的一段话:“众位将士,今天是喜庆的日子,不但是我们一千二百三十九名出生入死的兄弟的大喜之日,更是我们九原郡的大喜之日。人的一生中有三件最重要的事:出生、结婚、生子。我们兄弟们来到边城,为了保家卫国,不得不与家人分离。而许多兄弟还未结婚就战死沙场。打仗是为了什么?为了国家的安定。只有大秦安定,我们才能安定,我们的亲人,父母、兄弟姐妹才能更好地生活。但我们除了是战场上杀敌的勇士,我们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我们渴望有家,家里有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孩子。所以我感谢所有的兄弟,大家一起在这偏远的地方守卫大秦,更感谢来到这里的各位兄弟的家人,还有即将成为一千二百三十九名兄弟妻子的各位女子。守卫国土的不仅是各位将士,还有各位将士的家人。家和万事兴,妻子站在我们后方,为兄弟们撑起小家,各位兄弟才能更好地守卫边疆,保卫大秦。来,让我们来为新人们祝福吧!”

    下面欢呼声一片,更激动的是那些女子。女人照顾家庭几千年来被认为是天经地义,更不论当时秦时社会,从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值得赞美。如今杨真这么一讲,众女有荣,而本不愿意嫁于这些兵士的女子们更是震憾,有什么比平凡的事情让人肯定更让人惊喜的呢?许多女子被感动得流泪。更有人猜测是谁嫁了这样的男子。

    军中男人表达欢庆的方式很简单,从上郡运来的上千坛酒被喝了个精光。杨真也被灌了几杯。李双看着与众将士同乐乐的杨真,觉得要重新认识他。至此他对田兰的选择心悦诚服。而旁边的长史陈康则若有所思。

    杨真回到家刚进屋,田兰笑着起身,帮他宽衣。杨真搂住亲了几口,看田兰黑亮的双眸不同往日,似闪着光一样:“怎么了?阿思睡了?”

    田兰今天在台下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况,对丈夫更是敬服,而那些女子看杨真的眼光赤裸裸地让人不舒服,说出来的话不自觉地成了另外一种:“夫君,兰兰是不是不够温柔?”

    杨真捏了田兰的翘臀一把:“怎么我都喜欢。怎么想起这个了?”

    “那就是兰兰不够温柔了?”

    女人的话越说越绕。杨真把妻子搂在怀里:“我爱的你是你本来的样子。我从没想过什么温柔不温柔,这样就是最好的。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

    “你今天说男人都想要温柔的妻子。人家反思一下嘛。”田兰嘟起了嘴。

    杨真大笑:“那样只是说说。我的妻子是独一无二的。”

    “你没看那些女人的眼光。”田兰揶揄地笑道,“还有人问是谁嫁给了你。”

    “当然是你个小醋坛子。”杨真抱着妻子,“没影的事就瞎吃醋。再说了那些女人哪能及我家兰兰一毫。我兰兰又温柔又漂亮,在榻上还风情万种……”

    “你……”田兰又羞又恼,粉拳捶在杨真胸膛。

    杨真抓住两只小手,顺势一滚,把娇躯压在身下:“要是别的人看都不看你男人一眼,是不是很差劲?现在只能说田家姑娘眼光好。”

    九原城里的两万名骑兵被分成两个骑兵纵队,每纵队一万人,分别由都尉董志和黑子统领。每纵队又分成十个骑兵队,每队一千人,分别由十个校尉负责;每千人又分成十个百人小队,由百夫长统领,最小的是什长,负责一队十名骑兵。杨真又向蒙恬请兵一万驻守九原郡下面的十来个小县和关塞。原先司马常青和陈漠率领的骑兵队则分别驻守在九原郡左右两边的邻居北地郡和云中郡。

    杨真规定众骑兵每日跑步一个时辰,两个小时;每隔三日训练一次,每个月每千骑在草原上训练一次,三个月一次集训。军营中建校场、跑马场、摔跤场等。另外,家眷搬来的士兵闲时可以牧羊耕地,每家先分了五十头羊。九原城日渐一日的热闹起来,有了城市的喧嚣和繁华。

    杨真在对外秘而不宣的铁匠铺里看着铁匠刚打出来的一柄长剑,与秦兵所用的铜剑不同,长了一截,硬度也提高不少,且不再那么容易断裂。杨真心喜不已。要知这时候的冶铁技术还不发达,秦军中的兵器是青铜铸造。青铜兵器可以批量生产,成本低,但最长的兵器不到一米。杨真派人寻觅的这两个铁匠原先是赵国人,钢铁大王卓氏的家仆。赵国被灭后,卓氏被迁往蜀地临邛,家仆也分散。但卓氏创新的“高温液体还原法”熔炼技术被少数家奴继承下来。所谓“高温液体还原法”,是指在石砌或者泥筑的炉中,使用木炭在摄氏1150°至1300°的高温下熔铁,得到液态金属后注入铁范铸成铁器,这样就可以制造出器形复杂精美的铁器,而且提高了铁器的品位,降低了生产成本。

    杨真拿着剑欣赏,这一世本来期望作侠客的杨真和两千年后灵魂对侠光剑影的向往使得他对剑有着厚厚的深情。

    “张师傅,剑的边刃能不能再薄些?”杨真与其中的一位铁匠商量。即使带着两千年后的灵魂来,杨真觉得自己比古人强在见多识广,真正的细节还要依靠这时代人的琢磨。

    “好的。”张师傅看杨真亲切随和,没有一点架子,感动不已。以前在卓家只是奴仆,没想到今日如此受尊重。

    “啊,好长的剑!”李双牵着马走进来。

    “你看看。”杨真递给他。

    “不知锋利不。”李双说着对着旁边立着的一块木头销去,顿时木屑横飞,“还不错。”

    “你怎么这么轻闲?”二人边说边往外走,杨真问道。

    “当上司用好下属就好了。”李双道,“谁像你一天忙得不沾地。”

    杨真心道不是人人都有一个好爹好祖父,没有陈康,你不得累死。

    “你这马是咋了?”杨真看李双牵着的马的马蹄上包了层枯草。

    “哦,这马蹄好像裂了。还是陈长史的建议。”

    “你换匹马就好了。现在军中有好马。”

    “公子我虽然喜新但不厌旧。”李双道。

    杨真哈哈大笑,忽然想起了一个小故事。英国的一个国王要打一场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战争开始之前,国王让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爱的战马。马夫立即找到铁匠,吩咐他马上给马掌钉上马蹄铁。铁匠先钉好了三个马掌,在钉第四个时发现还缺了一个钉子,马掌还没牢固,眼看战斗即将开始,国王根本就来不及在意这第四颗马蹄钉,就匆匆地上了战场。战场上,国王骑着他的马领着他的士兵冲锋陷阵。突然,一只马蹄铁脱落了,战马仰身跌倒在地,国王也被重重地摔了下来。没等他再次抓住缰绳,那匹受惊的马跳起来就逃跑了。一见国王倒下,士兵们就自顾自地逃命去了。整支军队瞬间土崩瓦解。敌军趁机反击,并俘虏了国王。国王这时才意识到那颗钉子的重要性。

    不说这个故事是不是又编了来欺骗我们当时幼小的心灵,给我们说一颗钉子的重要性: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杨真以前总觉得马身上除了马鞍和马蹬还缺少点儿什么,原来除了穿衣服,马还没鞋子穿。

    马蹄铁,俗称马掌,也就是马穿的鞋。马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层大约二三厘米厚的坚硬的角质,就像人的指甲。马走路时,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脱落,钉马掌主要是为了延缓马蹄的磨损。马蹄铁的使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

    只是理论归理论,杨真只知道这个东西,并没注意过,毕竟马蹄铁钉在脚掌上,不似马鞍和马蹬能让人清楚地看见。

    “唉,你做什么,咋又拐回去了?”李双叫杨真。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