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不死贱男 正文 077话:舌战群儒

作者:雲中龍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17-05-10 08:36:24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神女重生,靠摆烂成了三界顶流 重生天灾前,囤满物资再修仙 开局一张床:求生原始丛林 热血豪情 我在大夏窃神权 生而为王 罪狱岛 英灵:我的前世全被女儿召唤了 

    诸葛亮为了刘备的生存,他深知要与东吴的孙权结盟,才能对抗曹操,才有生存的机会。为了刘备,诸葛亮只身随着鲁肃过江,他想要游说东吴群臣。当时刘备败战,退守到夏口,曹操的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张投降之风日盛。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要和孙权连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投降曹操以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是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诸葛亮孤身来到东吴,面对东吴诸儒的诘难刁难,诸葛亮神态自若,一一作答,是为守,然而他又不甘于只是作答,每次作答之后又发起了攻势。

    东吴第一谋士张昭诘问诸葛亮:“你自比管仲、乐毅,而最终却使刘备弃守新野,逃走到樊城,败战在当阳长阪坡,残兵奔逃到夏口,搞到无容身之地,刘备得到你之后,处境似乎是更加的凄惨。”张昭这一问实在是非常的厉害,鲁肃心想:张昭下得好毒手。

    诸葛亮笑着回答:“大鹏飞万里,它的志向岂是群鸟可以知道的呢?”诸葛亮将自己比作大鹏,他志在万里;将东吴群儒比作群鸟,胸无大志。

    接下去诸葛亮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人染了重病,当用药混在粥里面吃,而不可以用猛药直接吞下。”

    说明刘备取胜尚需时日,诸葛亮又进一步用事实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我军兵甲不完备,城郭不够坚固,军队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粮食不够继日,然而就可以火烧博望坡,白河用水淹曹军,使得夏侯惇、曹仁之辈心惊胆裂。就算是管仲、乐毅的用兵,也未必能如此。”

    诸葛亮用事实作为论据,对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给予了论证,在凿凿事实面前张昭的非难不攻自破。

    诸葛亮将刘备暂时的挫败归咎于三个原因,刘备仁义,不忍夺取同宗的基业,不忍舍弃赴义之百姓,他甘愿招致失败;刘琮孱弱,听信他人的妄言,暗自里投降曹操;刘备的军队不满千人,大将只有关羽、张飞、赵云,寡不敌众,胜负乃是兵家常事。

    之后诸葛亮引用汉高祖屡战屡败于项羽,最后在垓下一战成功,作为论证说明刘备失利是暂时的,而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必然的。进而归纳出汉高祖的最终胜利靠的是韩信的良谋,突出自己在刘备兴复汉室大业中的重要作用。此段回答张昭,刘备得到诸葛亮反而不如最初的处境,他的说词是水来土掩,滴水不漏。

    接着诸葛亮话锋一转,将矛头直指东吴群儒:“我孔明并非夸辩之徒,沽名钓誉以自欺欺人;与你们辩论,无人可以及我;临场应变,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上我的。你们这一些人只不过天下的笑话而已。”

    诸葛亮此举攻势凌厉,使得东吴群儒竟然无一个人可以回答。此乃先守后攻、攻守有度的辩论策略。

    虞翻接着说:“刘备大败,说不惧怕曹操,实在是说大话在欺骗人。”

    诸葛亮回答:“刘备寡不敌众,所以退守到夏口,等待时机成熟,这全是为了要对抗曹操。然而你们江东兵精粮足,而且据有长江之险,却想要让你们的主公向曹操屈膝投降,不顾天下人的耻笑。”诸葛亮的反攻,使得虞翻不能应对。

    之后面对步骘、薛综等人的发难,诸葛亮都用此先攻后守的方法对应,使得东吴的儒者一个一个败下阵来。

    此法妙极了,因为有群儒的诘问在先,不容诸葛亮不回答,所以先守,而且守得相当的从容,既曲尽事理,又详陈事实,将对手的诘问一一化解;又因为群儒来者不善,多有恶意,便守住阵地之后发起了反攻,使得论辩进退有致,引人入胜。如果只守不攻,必定陷入被动的境地;如果只攻不守,失去了据理陈词的部分,使得论辩仅仅停留在口舌之争,则缺乏以理服人。

    诸葛亮以高超的语言技巧使整个论辩过程精彩纷呈,用有限的语句中却蕴含极深的意味,嚼之余香满口。在谈到刘备新野战败的原因时,诸葛亮说刘琮暗自投降,意在嘲讽东吴主张投降之士,非等闲可知,暗示张昭等皆是等闲无能之辈;又说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隐寓张昭等人无定国安邦之策,反而以妖言迷惑主公,实为是祸国殃民之人。

    步骘指出诸葛亮想要仿效张仪、苏秦的游说之举,诸葛亮却淡化张仪、苏秦二人的辩士身份,而突出他们的豪杰本色,强调二人皆有匡扶国家的谋略,点出东吴儒者们的无勇无谋,只知道巧言论辩,实际则是贪生怕死的本质。诸葛亮避开某些辩士为一已之利益而游说的特点,在突出他们匡扶国家的大志的同时,也为自己主张表示,我为了匡扶国家而来,你们却为了葬送国家而辩,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陆绩以曹操是相国曹参的后代,而刘备的出身无可稽考相问:“刘备眼见只是织草席卖草鞋的乡间野夫,何足与曹操相抗衡呢?,

    诸葛亮先不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轻蔑地一笑:“你不是袁术座下怀里藏桔的陆郎吗?”

    诸葛亮提及此事,表面看来似乎属于闲事,实际上是颇有深意。怀里藏桔之事本是为尽心事孝的典范,然而毕竟是小孩所为之事,怀里藏桔的小儿之论必定是小儿之见,自然不足与高士共语。

    诸葛亮的回答可分为两层内容,一是论君子之儒的风采,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表面上为君子之儒正名,实为夫子自道。二是画小人之儒的嘴脸,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对大敌当前而群儒一筹莫展予以辛辣的讽刺,而且以扬雄屈身事奉王莽的下场可悲,昭示东吴小人之儒不顾气节屈膝投降,必将留下千古的骂名。

    语带双机的辩术充分显示了诸葛亮的论辩技巧,一石二鸟,弦外有音,以极精炼的语句表达极丰富的内容,颇具有战斗力。似不经意中显出诸葛亮的智慧,信手拈来时愈见功力,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

    对张昭而言,由于他是东吴的重臣,第一谋士,诸葛亮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娓娓道来,严密防守之后大举进攻,使张昭无一言可对。对张昭的反驳洋洋洒洒,周密细致,丝丝入扣,而对以下诸儒则多以简洁明快的对答迅速结束战斗,不与多做纠缠。

    在整个过程中,诸葛亮的论辨艺术发挥得酣畅淋漓,他面对群儒潮水般涌来的诘难,沉着应战,或引经据典,或转换论题,或厉声责问,或反唇相讥,可谓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如以韩信之谋,扬雄之死来作为论据帮助申明观点;对步骘的:“你孔明想要效法张仪、苏秦的口舌,来游说东吴?”之论诸葛亮弃之不理,而是从苏秦、张仪二人豪杰本色入手,转守为攻。

    对薛综则厉声责问:“你薛综何以出此无父无君的言论呢?”诸葛亮抓住儒者鼓吹忠孝为本的特点,以君父两个正大堂皇的字眼喝倒薛综,实在是击到了对手的致命之处,薛综自然满面羞惭。

    对陆绩,诸葛亮以不温不火的语调反唇相讥,指出他以出身论英雄的荒诞不经,使得陆绩语塞。

    对严峻的治何经典之法,诸葛亮只以三句话回应,他首先认为寻章摘句的人为世间迂腐的儒者,并不能兴邦立事。并举例,伊尹、姜子牙、张良、陈平皆有匡扶宇宙之才,而并没有死钻书本,舞文弄墨只是书生所为。短短的数语,有理有据,在一连串的古圣今贤的列举中反衬出书生的无用。

    不同的论辩方法显示出诸葛亮的机动灵活,详答老辣者,略对浅薄者,挥挥洒洒,左右逢源,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着实令人叹服。

    在整个论辩过程中,诸葛亮语势磅礴,使对方慑服于他的语言威力,只有招架之功,而无反击之力,这一点突出体现在他的反问语气的运用上。

    他反问张昭:“大鹏飞万里,它的志气岂是群鸟所能知道的?刘备只不过是暂藉以容身,岂是真的将坐守于此?昔日汉高祖屡战屡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的成功,这不是韩信的良谋吗?”

    他反击步骘:“你们听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想要投降,竟敢嘲笑苏秦、张仪?”

    对陆绩说:“虽然汉高祖最初起身于亭长,但最终得到天下;织草席卖草鞋,又何以为羞辱呢?岂能仿效书生,区区在于笔砚之间,论黑说黄,舞文弄墨而已?”

    诸葛亮一连串的反问句,语势强烈,咄咄逼人,以理服人,诸葛亮他语言的气势压倒了对手。就语句而言,也突出显示了诸葛亮语言的气势。

    语势磅礴来自于理直气壮,理直是因,气壮是果。在诸葛亮的意识中,此番东吴之行乃是为正义而来,故而正气浩然,处变不惊。他潇洒的风度、广博的学识,使对手在气势上先输了三分,再加上诸葛亮一阵穷追猛打,遂有破竹之势。

    综观舌战群儒的整个过程,诸葛亮在东吴诸儒的诘问中从容做对,侃侃而谈,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终于使得张昭无言回答,虞翻不能对,步骘默然无语,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陆绩语塞,严峻低头丧气不能对,程德枢不能对,以至众人尽皆失色,可说是三寸之舌能抵百万之兵。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