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大明之朔风疾 第八篇 谁将劲弩射天狼 第405节

作者:老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8-06-07 09:35:28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盛世开端:从傀儡皇帝到雄霸天下 我撸的毛绒绒登基了 林姑娘不是人 假太监:一心逃离后宫,却成了九千岁 寒门毒士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大梁暴君:权臣造反?赏九族消消乐! 裙钗之下 

    两日后,捷报传来,赵吉、合赤烈在甘州全歼流贼残部,陕西全境收复,西安府父老乡亲喜不自禁,纷纷前来犒劳大军,李榆随即宣布大同军西征圆满结束,陕西兵准许离营探家,其他人东渡黄河后自行解散。大同军中许多延绥人已经离家十几年,没想到还能活着回到故乡,激动得抱头大哭。

    “兄弟们,我们回家。”李榆挥手喊道——那个遗忘的家乡也该去看看了,“回家喽”上万人跟着李榆向北走去,他们故乡的家早没了,也许村庄也消失了,但有个声音在呼唤,归来吧,孩子。

    宁寨,以往高大的寨墙、宽阔的院落已成废墟,寨子里只剩下百十户人家,大多还是迁来的外乡人,宾客盈门的杜家大院也杂草丛生,李家老宅子更无从寻觅。一片破败景象让李槐满心伤感,却惊喜他家的坟都还完好——李家穷,坟地也寒酸,远近皆知他爷爷死在大漠、父亲死在萨尔浒、兄长死在浮图关,家乡只是座衣冠坟,没人对他家的坟感兴趣,相反杜文焕家的坟早被刨了,李槐回家这几天还忙着给杜家整修的祖坟。

    李槐这次回乡扫墓很低调,除了乌兰、李晋目标太大、苏泰怀着孩子,其他人跟着他悄悄进了延安府,随行护卫也是一帮李家养着的伤残老兵,可以说神不知鬼不觉。李榆带着李暄赶到时,大嫂、二嫂、巫浪哈、依兰都在,李秦、李辽、云雀三个孩子正在追逐打闹,似乎跑来春游,年长的李曜、李蒙把他们一个个拉倒坟前跪下,来凑热闹的小活佛、刘承祖这次很听话,装模作样在坟前念起经文。

    李家的祭祀很简短,焚香磕头之后,李槐向爷爷奶奶、父母、长兄讲了一会儿家中近况,然后马上让巫浪哈、依兰把家里的孩子和跪在李榆屁股后面的孟克、哈达里、鳌拜一伙人带走——李家有些乱,汉、蒙、满三族齐全,信奉喇嘛教、耶教、儒学的还各有一套,时间一长肯定出丑,这也是李槐不敢惊动外人的原因,李家丢不起人啊!

    李槐长期在太原,哥俩也很久没见面,众人散去后,俩人一边烧纸钱,一边聊起来。李榆小声说:“二哥,咱家的坟也该修整一下了,要不就迁到归化去?”

    “就这样,不引人注意最好,迁坟就算了,你知道李家的孩子以后去哪?”李槐瞟了一眼远处嬉戏的孩子们,沉默了一会儿,抬头直视李榆问道:“朝廷恐怕维持不了多久了,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走一步看一步吧,但绝不称帝,清国四贝勒为称帝骨肉相残,自己还死的不明不白,这是前车之鉴,我有这个家更不敢妄想啊。”李榆摇摇头,这是实话,四个老婆各有势力、难分高下,没有利害冲突可以相安无事,一旦面临权力诱惑,家里绝对内讧,还会把大同拖下水。

    “你这样想我就放心了,”李槐点点头,弟弟称帝对他绝非好事,他和儿子李曜性命能否保住也难说,还是一家人平平淡淡最好,松了口气又说道,“周愕控制不住湖广局面,我想去接替他。”

    湖广内讧加剧,老帅杜文焕执意向长江下游发展,带着曹变蛟、虎大威去了九江,张孟存、惠登相却坚持要打河南,鼓动王光恩与曹营旧将吉珪、罗大用出兵占领了信阳、汝宁,而湖广革命政府执政宋一鹤则想收复湖广全境,派楚军占领承天府、岳阳府,正逐步向长沙、常德扩张,湖广又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必须派人整合各方势力,李槐有资历、有能力,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你去湖广,山西怎么办?”

    “启用年轻人,不要怕他们出错,我们创立丰州时也很年轻。”李槐看着远处的张之耀、李曜说道。

    “不行,你现在还不能走,我总觉得李自成和多尔衮会找麻烦,看看形势发展再说。”李榆想了想摇头道。

    “李自成志大才疏,不通政务、兵事,又经新败实力大损,搅局或许可以,成事绝无可能,此贼不必过虑,但你好像很在意多尔衮,此人比皇太极、豪格厉害吗?”

    “四贝勒雄才大略,但谨慎务实,所求者不过是满洲平安而已,豪格生性怯懦、心地淳厚,不会有非分之想,这俩人做大清皇帝都好打交道,但多尔衮很危险,此人自幼好读汉书、喜交汉臣,满脑子君临天下、一统江山的妄想,这种人野心勃勃,敢以满洲赌天下,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打压,绝不能给他任何机会。”李榆答道。

    李槐、李榆都明白,背上陕西这个包袱,大同在短时间内无力大举用兵,只能采取其他措施压制对手,但他们没想到,一场天下剧变正在降临,最终所有各方都被卷入其中。

    襄阳,顺军形势险恶,西进陕西大败而归,四十万人回来一半,五营精锐被打残,武昌的楚军又趁虚而入,重新控制了汉水以东,张献忠、马守应余部也顽固不化,竟敢武力对抗顺军南下,河南情况更不妙,士绅、土寇割据自立,视大顺政令如废纸,拒不缴纳粮饷——李自成逃回襄阳后身心疲惫,躲进行宫闭门不出,牛金星、宋献策等人一连几天打气鼓劲,他才召集文臣武将商讨大事。

    “诸爱卿,我大顺虽败于陕西,但实力犹存,当今乱世鹿死谁手也未可知,朕决意奋力一搏,今后少不了尔等荣华富贵……”李自成明显瘦了一圈,尽力摆出一副很自信的样子大声说话。

    “老李,你有话就直说吧,我们都是粗人,听不得拐弯抹角。”刘宗敏很不客气插了一句,他和李自成在撤军路上就吵翻了,李自成指责刘宗敏瞎指挥,刘宗敏指责李自成乱分兵,如果没人拦着几乎要打架。

    李自成瞪了一眼刘宗敏缓缓坐下,宋献策开始讲解战策:目前大顺南有张献忠、马守应余孽,东、西、北三面又是大同的势力,困守河南、荆襄坐以待毙也,仅是数十万人的粮饷就无从解决,所以不如孤注一掷进入直隶,大同得了陕西也背上了大包袱,其对朝廷一贯虚情假意,必定乐得坐山观虎斗,大顺军打明军最拿手,可趁机长驱直入,京师在握则霸业可成矣。

    牛金星马上补充道:“我军无水战之利,东取武昌把握不大,南征孙可望穷困之徒,也解决不了粮饷,唯有兵临京师胁迫天子,如能讨个大明的名分,我们也可割据一方与大同对峙,将来谁胜谁负还难说,再说京师有的是钱啊,足以解决我军数年的粮饷,喻大人,你觉得此计如何?”

    喻上猷是崇祯四年进士,荆州失陷时归顺李自成,挂个兵政府尚书头衔却无实权,低头顺着牛金星说道:“辅政大人此计甚妙。”

    “臣赞同北上直隶,大同北虏以邪乱正,霸占山陕、巧取湖广,朝臣恨之入骨,我大顺如能尊奉大明天子,内剿群寇外攘鞑虏,士心民心必然景仰,大顺基业可成矣!”礼政府尚书巩焴、吏政府尚书宋企郊也拍手叫好,两人都是进士出身的回乡官员,在陕西被迫投顺李自成,巴不得顺军早点作死。

    文人有学问,说出的话有理有据,武将们无话可说,打明军他们还是有信心的,刘宗敏一拍大腿喊道:“既然如此,那还犹豫什么,马上就动手吧。”

    众人喊打喊杀叫成一片,喻上猷悄悄说了一句:“大同北虏或许不出兵,但辽东东虏出兵怎么办?那是一帮凶神恶煞呀。”

    牛金星嘿嘿一笑说道:“我们人多势众怕什么,先打一仗击退东虏,然后带着钱财撤回河南,直隶正在闹大疫,我们也不能呆久了。”

    李自成信心大增,下令袁宗第、高一功留守襄阳,其他各部六万精锐全部北上,同时征调五十万百姓随军出征,顺军行动起来,二月上全军渡过黄河直驱彰德府,破釜沉舟之举完全出乎大同、大清两强预料——李榆、多尔衮各自为内政焦头烂额,而且还在对掐,根本想不到李自成玩这一手。

    盛京,多尔衮大权在握却寝食难安,大同拒绝承认福临和他的地位,还咬住太宗皇帝暴死不放,造谣说先帝生前有意让豪格继承大统,根本没有福临和多尔衮的事,一定是有人夺权心切,抢先帝下诏前暗下毒手,并挟持幼主独揽朝政,沈阳、辽阳街头还出现了“彻查先帝死因,诛灭叛臣贼子”、“拥戴肃亲王继位”的反动标语——面对含沙射影的攻击,多尔衮也声嘶力竭指责额鲁才是双手沾满满人鲜血的叛臣逆子,亡我之心不死图谋大清国和平演变,豪格一伙就是他的代理人,下令八旗中人都要表态拥护以皇上和摄政王为核心的大清朝廷,不传谣不信谣,更不得妄议朝政,凡违反政治纪律的朝死里整。

    舆论被强压下去,但人人心中有杆秤,效果如何多尔衮自然知道,他要拉拢死党,谁给他卖命就加官进爵,巩阿岱、锡翰、谭泰、何洛会、祁充格原本支持豪哥,见利忘义改认新主子,索尼、图赖、扬善顽固不化被晾到一边。多尔衮还重用汉臣制衡满人,内三院的汉臣们从此扬眉吐气,理直气壮参预机要,范文程还被抬籍镶黄旗,连好赌丟官的宁完我也回到朝堂,以往决策国事的八旗诸王大臣会议成了摆设,多尔衮随便找几个汉臣商量就能发布政令,王公、贝勒和勋贵们备受冷落。

    八旗中人嘴上不敢说,心里很不满,多铎就干了一件很出格的事,把范文程新娶的小妾抢回家,八旗老少爷们拍手称快,一致谴责范文程快五十的人了,还好意思糟蹋小姑娘,真不要脸!人家豫亲王年纪轻,长得又帅,小姑娘跟他才合适。多尔衮脸上无光,重罚多铎一千两银子、夺十五个牛录,当然不是真罚,毕竟是亲兄弟嘛,小妾也无法原物奉还就算了吧。满人还不满意,范家的大门当天夜里就被泼了大粪,吓得范文程一病不起,多尔衮不敢过分得罪八旗,为了安慰老范受伤的心灵,打发他去清河温泉休养,顺便避避风头。

    多尔衮勉强按平内部,又不得不对付咄咄逼人的大同奸商,这帮家伙硬说大清官商腐败透顶,效率还很差,把官府的商行晾在一边,搞起了自由贸易,实际上就是走私。大清国兵强马壮不怕打仗,但就是经不住银子砸,官府的商行没生意做,大同货物却遍街卖,而且还冒出存兑银钞、倒卖股票、债票的地下钱庄。多尔衮对走私日益猖狂忍无可忍,掀起反腐倡廉、打击走私的运动,派出兵丁四处乱窜,抓了一大帮小商小贩,走私活动被迫转入地下。

    三个最大的走私分子被盯上了——阿山,这是走私烟草、铁锅、刀剪等生活用品的,阿巴泰,这是倒卖银钞、债票、股票等金融产品的,多铎,这是经销玻璃、绸缎、化妆品等奢侈品的。多铎自然不能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阿巴泰太精明,听到风声马上通知巴扬哈转移,然后在诸王大臣会议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痛骂自己没管好属下奴才,请求朝廷重重处罚,王公勋贵们反而夸奖阿巴泰知错能改,而且长期埋头做事、任劳任怨,排队也该升一级了,多尔衮还得响应民意加封阿巴泰为饶余多罗郡王;阿山没有好背景,但他多年来给上面塞钱有了回报,多尔衮还没来得及动手,他就得到消息一溜烟跑了,临走还留了封信,警告多尔衮不要动他的人,否则就把阿济格收钱、多铎走私的事公之于众,看他这个摄政王脸往哪搁。

    打了一堆苍蝇,老虎却一只没打着,蒙古外藩也没法管了,那里从百姓至王公几乎都参与走私,除非能派几万兵封锁边境,多尔衮又把打击重点转向海面——走私分子太猖獗,占据旅顺口公然贩卖货物,还设了银钞行柜台兑付清军入关时的存银,八旗中人都夸奖大同的银钞行讲信用。这帮人威胁到大清国腹地,多尔衮命令地方出兵清剿,却不料反被人家打得大败,据地方汉官讲,对方人多势众、武器精良,中间不仅有大同奸商,更多的还是熟悉水战的倭寇,连阿山、巴扬哈一帮逃犯也在其中,他们当然打不过。多尔衮大骂大同无耻,竟然勾结倭寇,随即出动八旗兵清剿。走私分子当然不是八旗铁骑的对手,见势不妙立刻逃到长山诸岛,但大清国见利忘义之徒太多,划着趸船继续和他们做生意。多尔衮要永绝后患,发出建设大清国海防的号召,五艘仿照明国福船的战舰下水了,吓得走私分子东躲西藏,他顿时觉得腰杆硬了,不过随后的结果很悲哀。

    正月中,大同联邦总理府宣布设立海务司,委任沈守廉为知事,随后银钞局宣布联邦债券银钞行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发起设立联合亚细亚公司,该公司已获得联邦议事院授予的海上贸易特许权,股票将在大同交易所挂牌上市——这一天来之不易,大同没有能力发展海上力量,只能借助于他人,但大同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移民能否编成卫所、并配发武器的问题上争执不下,双方关系出现裂痕,这时,英格兰东印度公司跳出来,通过藏区的图鲁拜琥向大同表达合作的愿望,福摩萨总督卡隆听到风声马上出面阻拦,三方凑到大同吵了一个多月,终于达成协议共同成立联合亚细亚公司。

    东亚海面动荡起来,联合亚细亚公司首先占领琉球,然后与福建的郑家船队大打出手,并且一战而胜切断了郑家与日本的商道,随后山东水师副将杜宏国、参将李太郎率领三艘荷兰战舰、两艘大同战舰、一艘英格兰战舰闯进江户湾,威胁日本幕府同意自由贸易。日本幕府死心眼,躲起来不肯见面,李太郎对故国毫不客气,领着联合舰队到了大阪,大阪是有名的商贸城市,商人的心眼活,得到允许地方自治、自由贸易的许诺后,热烈迎接解放,一批商人、学者还自愿随船去大同考察。

    联合舰队在海上横行霸道,顺便还把朝鲜教训了一顿,听说同伙在旅顺吃瘪,立刻赶去撑腰,清国水师出海迎敌,双方在旅顺口外展开大战,结果可想而知,联合舰队的战舰有四五层,装备数十尊重型火炮,小炮、火铳不计其数,清国水师全军覆没,自吹自擂的五艘福船全部沉没。

    多尔衮闻讯大惊失色,愣了好久才下令修筑旅顺堡,然后瘫倒在椅子上,额鲁好卑鄙,不仅勾结倭寇,还拉来泰西人,大清国正陷入困境,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