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大明之朔风疾 第六篇朔风边酒不成醉 第280节

作者:老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7-03-05 10:20:19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笨蛋美人失忆后 论陷害男主后的补救措施 开局一把屠龙刀,杀成开国大帝 折绾 只有春知处 堕天后我觉醒了血脉 短命白月光,但龙傲天版 

    刘之纶、金声、孙奇逢冥思苦想,大法司的判词就放在桌子上,已经反复读了好几遍,判决结果似乎谁也不吃亏,连白莲邪教也毫发未伤——那帮邪教分子早就改头换面,还用得着取缔吗?但判词背后隐藏的含义却发人深思。

    “鄂尔泰大断事是创立丰州的元老,在丰州人心目中地位仅次于绰尔济喇嘛和李汉民,由他领衔的大法司自然权高位重,但这次却明目张胆抓权,丰州实行断例决案,有这个开头,大法司似乎与大统领府并驾齐驱了,难道李汉民又在分权?元诚,你是不是最近把李汉民逼得太紧?”孙奇逢沉思着问道。

    “有了这个成例,大法司把律法审核权、解释权一把抓在手中,议政官会议的最高审案权也几乎名存实亡,元诚兄,你被人利用了,汉民的权柄越小他本人对朝廷的威胁也越小,但丰州对朝廷的威胁却越大,想想看吧,如果汉民在你的打压下权势大减,谁又能镇得住丰州?你就不该打这场官司。”金声摇头叹息。

    “我哪里逼他了?自从他受伤之后我就很少骂他,都是王昉这个混蛋把我气糊涂了,这笔账非算不可。”刘之纶一跺脚走了。

    刘之纶晚了一步,接到大法司的判词,大统领府立即宣布将王昉革职,同时把张国基从宣德卫佥事调任提塘司佥事,表面上看,平民党的两个重要人物都失势了,刘之纶到了大统领府也无话可说。

    “这件事不能就此了结,立即召集议政官会议重新再审,哪怕是把判词改头换面重抄一遍都行,总兵府,不,是大统领府的权威必须维护。”刘之纶突然关心起大统领府。

    “巡抚大人的意思我们明白,大统领府也想如此,可您也知道,我们那帮议政官里什么人都有,凑到一起还指不定闹出什么事,汉民说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就认了吧。”李富贵笑嘻嘻地扶刘之纶坐下,随手指了指旁边的李槐,“我们实在忙不过来,您瞧,玉山愁得饭都不想吃了。”

    李槐趴在桌子上,盯着面前的玉米窝窝头和萝卜汤双眼发直,他从得胜堡回来好多天了,也惹来一个大麻烦——遣散明军俘虏太难,最后还有六千来人跟到关外,自愿要求入籍丰州,这也难怪他们,大同的米价已经冲破五两银子一石,靠军饷根本无法养家糊口,更别说还要欠发、克扣,但丰州也缺粮,如何安置这些人成了大问题。

    丰州缺粮但能够筹到钱,要求入股银钞局的关内富商、士绅有的是,一百万两股本也凑的出来,不过这些人的钱不是好拿的,也必须付出代价,这些刘之纶都知道,而且也在发愁,他很同情地看了一眼李槐,叹口气问道:“汉民到哪去了?”

    “关内来了客人,汉民去陪了,”那木儿抱着一堆公文进来,嘿嘿笑着说道,“巡抚大人是来找王昉的吧?知道您饶不了他,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就跑了。”

    王昉出了大统领府,三转两转进了一座SX样式的大宅院,这里是黑鹰商社办公的地方,王二顺立即带他去见巫浪哈——王二顺是个人才,能写会算,还会察言观色,进了李家很快取得乌兰、巫浪哈的信任,被破格提拔为管家,巫浪哈走哪都带着他。

    黑鹰商社社长巫浪哈在书案后正坐着,旁边还有她手下几员大将——出谋划策的马大嫂、打理生意的刘娜仁、联络客商的杨婉,坐在最边上书写文书的肯定是哈达里的老婆乌娅,巫浪哈识字不多,文案的活离不了她,另一个幕后重要人物——管理钱财的乌兰哈屯和以往一样没有露面。

    “王同知还是来了,丢了官不要紧,是人才我就要用,在黑鹰商社当差也一样是为大统领效力,还免得见那帮明国大官心烦。”巫浪哈微笑着说道。

    “多谢哈屯抬爱,小民无官一身轻也正想做点事,不过生意上的事我做不来,我想办份像朝廷《塘报》、《邸报》那样的报帖,专给老百姓看,可以叫《民报》。”王昉拱手答道。

    “办报帖能赚到钱吗?再说咱们这里的老百姓识字的人太少,谁愿意花钱买你的报帖看。”马大嫂不住地摇头。

    “我的报帖免费送,各村的教谕都有一份,实不相瞒,以前直隶闻香教的教义、传帖都是出自我手,想点办法还是能让老百姓读懂的,我还有一手活字印刷的绝活,办报帖再合适不过了,赚钱吗,有点难,不过也有些办法,就是开办费筹不到,只好请哈屯相助,小民敢保证,有了这份报帖,全天下人都会知道大统领就是救苦救难的神。”

    杨婉犹豫地说:“明国地盘大、人口多,自然用得上报帖,但咱们丰州有个新鲜事几天就传遍了,我觉得这桩生意划不来。”

    “这不是桩生意,而是与我丰州大业密切相关的大事,几位可以再想想,我先去别家联络一下。”王昉笑了笑,扭头便向外走。

    “王先生请留步,这份报帖黑鹰商社办了,”巫浪哈猛地站起来,挥手对王昉说道,“黑鹰商社什么生意都有,但就缺独一无二的生意,我们出钱办《民报》,无论盈亏都无所谓,只求先生能在我社屈就。”

    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痛快,几句话就能把事情谈妥,王昉高高兴兴由王二顺陪着下去了。沈守廉又悄悄溜进来,询问王昉跑来干什么,巫浪哈笑呵呵地把王昉的来意告诉生意合伙人。

    “人才呀!这家伙是蛊惑人心的高手,一定要把他留下,”沈守廉拍手惊呼,接着又懊悔不已,“他怎么总比我快一步,平民党其实就是农牧会那帮人,他们得势了,我们这些有钱人岂不是要受穷光蛋欺负,不行,我们也要建党,也要办报帖。”

    “可是,书中说‘君子不党’,如果我们……”杨婉又皱起眉。

    “茅夫人,我们这些人哪个是君子?哪个又愿意当君子?”沈守廉打断杨婉的话,心急火燎说道,“这件事拖不得,我马上找李建极、孙庭耀这两个混蛋商量建党大计,先走一步了!”

    沈守廉一走,女人们忍不住哄堂大笑,巫浪哈笑完了,指着乌娅说道:“以后他们的报帖都要仔细看,说我们的好话就罢了,敢跟我们对着干,看我怎么收拾他。”

    黑HB岸边,归化镇馆驿一间客房里,李榆拿着一封信静静读着——信是新任SX巡抚吴牲写来的,此人确实能干,三年时间从SX巡按一路青云直上升成封疆大吏,而且上任不到一个月就发现SX的关键问题,他在信中先是回顾了与李榆的友情,表示他对朝野的风言风语一概不信,盛赞李榆为国之栋梁、当世名将,以不到三十岁的年纪执掌一镇雄兵,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然后又指责李榆借经商之机扰乱军心,如今SX镇除虎大威、猛如虎两部尚能一战,其他官军都变成只会做生意不会打仗的军商,上了战场就犹如土鸡瓦狗一般,而且地方拖欠税赋成风,尤以平阳、泽潞最为严重,害得他几乎收不到钱粮,这也与李榆的暗中鼓动有关,所以李榆必须摆平自己惹出来的事,务必出兵协助他剿匪,而且要自筹粮饷,否则的话,他不要这顶乌纱帽也要整顿SX镇官军,到时候丰州的生意也休想做下去。

    李榆看完信闭上眼想了一会儿,SX的乱局确实与他有关,这几年王国梁、孙显祖一伙实在太嚣张,暗中操纵SX官军肆意妄为,SX的生意几乎让他们做了个遍,其他人也不老实,包括虎大威、猛如虎也在帮他贩卖私盐,吴牲的指责一点没错。

    “汉民,SX的现状就是如此,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已是一片糜烂,老百姓苦啊!大股流贼流窜HN湖广,也是因为实在难以生存,吴大人是个做实事的人,被逼无奈才会向你开口,你要帮他一把呀!”坐在旁边的客人说道——泽州剿贼联防督办张道浚来了,这些年他过得很难,带领乡兵与流贼反复拉锯鏖战,在血雨腥风中誓死守卫家园,而且因为领头拖欠朝廷税赋、加派,遭到地方官员的打压,前任SX巡抚许鼎臣几乎要抓他下狱,吴牲到任之后,他的处境才好起来。

    张道浚说完瞟了一眼作陪的三个人——一个是兴和铁厂老板王重新,另两个却是白塔村的乡亲李茂、陈十石,丰州铁厂解散后,陈十石跟随王重新去了兴和铁厂,还当上了铁厂主事,李茂则被巫浪哈留下,也派到宣和铁厂当主事,三人都是泽州阳城人,在丰州也混得有头有脸,老家来了大人物,自然要来看望,不过大统领在场,他们也不敢多嘴。

    王重新涨红脸说道:“张大人,我一直听你们的话,留在丰州打点咱们泽州人的生意,钱和武器也没少往家里送,可是打了这么多年了,匪患越演越烈,老家也越来越穷,我琢磨着要换个法子,SX那么大,派些兵去顶不了多大用,想平定SX根除乱象,非要大统领去治理不可。”

    “王老板大有见识,此言正中要害,”张道浚鼓掌称赞,又对李榆压低声音说道,“吴牲大人曾向我私语,如果汉民愿意的话,他可以保举你为SX总兵,不过我以为此非长久之计,搞不好又会把你赶出关,汉民,我问你,想不想入关?只要你点头就包在我身上,有SX士绅支持,你就能在SX站住脚,朝廷也不敢不认账。”

    屋内四个泽州人一起把目光投向李榆,沉默很久以后,李榆摇摇头答道:“丰州尚且没有治理好,我哪里敢进SX算了,我还是先把关外守住,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没出息,这么多年了,你还是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现在是乱世,别人都在抢地盘,送上门的机会你还不要,那就守在这里等死吧。”张道浚气得站起来就要走,其他三个泽州人也是一脸失望。

    “子玄兄,请留步,”李榆起身一把拉住张道浚,扭脸对泽州人说道,“丰州能有今天,离不开你们的帮助,都怪我没本事,亏欠SX太多了,就按吴大人的意思办吧,丰州军出兵SX能帮多少算多少,不过我无粮无饷,吴大人也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我丰州军打到哪里就要允许我把生意做到哪里。”

    张道浚鼻子哼了一声没说话,李榆又厚着脸皮求道:“子玄兄,宋老大人帮过我,可惜他老人家故去了,你也来帮我吧。”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张道浚冷冷地答道。

    李榆拉着张道浚坐下,又谈起了泽州的情况,张道浚的眼圈立即红了——泽州向南是HN东北部紧临流贼老巢太行山,民间却历来富庶,自然是流贼劫掠的目标,而官军相应地也要来清剿,泽州成了双方反复争夺的战场,乱世中兵匪一家,流贼来了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老百姓遭殃,官军来了杀良冒功、抢夺财物,老百姓还是遭殃,泽州乡兵守卫乡土,与流贼厮杀的同时,也经常和烂兵相斗,几年打下来乡间父老、青壮死伤无数,昔日繁华富裕的泽州变得一片糜烂,幸好大股流贼南渡黄河,乡亲们才有机会喘口气,要不真没法活了。

    “流贼、烂兵都不是人,而是一帮禽兽,世间所有的恶事他们都干得出来,我要回去继续守护我的乡亲,只要不死就一直干到底。”张道浚咬牙切齿地说,旁边三个泽州人已是满脸泪水、泣不成声。

    “子玄兄,我一定帮你,再给我些时间好吗!”李榆擦了一下眼圈,握住张道浚的手说道,“过几天,还有些人要从关内来,我请你们一起帮我们好好合计一下丰州的未来大计。”

    十月下,丰州迎来第一场雪的时候,客人们到达归化,主要是关内来的商人,但也有几位重要人物——高一志神父、韩霖,还有白显志请来的大阿訇马老汉,此人是老白的远亲,精通****教义,在SX名气很大,被称为马博士。在大明普遍对丰州充满怀疑甚至敌意的时候,能来丰州就表明了支持,丰州人以最大的热情欢迎他们,大同通商大使、提塘所主事王牧民亲自护送出关,飞虎营全程护送,数万男女百姓夹道欢迎,李榆也带领大统领府全部重要官员过黑河迎接,热烈的场面让客人们也有些受宠若惊。

    “汉民,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龙华民主教、汤若望神父。”高一志拄着拐棍向李榆招呼。

    龙华民和汤若望正在发呆,高一志再次去京师报告丰州传教的盛况,龙华民还不信,汤若望主张眼见为实,拉起龙华民就跑来了,眼前的一幕太令人震惊——以刘兴祚、王徵、那木儿、马光远为首,数千人冒着风雪高呼“耶和华”,孩子们还在前排列队唱起“耶和华赐福世人,世人赞美耶和华”的歌。

    “亚当,这是真的吗?他们都热爱耶和华?”龙华民激动地拉住那木儿问道。

    “主教大人,是真的,丰州已有一万多人皈依我教,许多人正等着你和汤神父、高神父施洗呢。”那木儿得意地说。

    李榆过来施礼,微笑着对龙华民说:“主教大人,您还记得我吗?几年前我在南堂打瞌睡,您把我赶出去了。”

    “我想起来了,高神父向我提过这事,年轻人,你做得好啊,我要向罗马教廷报告,请求封你为基督之友,还要派人到这里传播福音。”龙华民也笑着答道。

    “还要允许我们翻译、刻印《圣经》。”那木儿急忙说道。

    “当然。”龙华民点头答应。

    马博士那里也是一片热闹景象,****在丰州是仅次于喇嘛教的第二大教,相比于西教发展比较缓慢,但也有五万之众,所缺的就是一位精神导师,白显志、白玉柱、马奇费了很大的劲才把马博士请来,从此****信众也有主心骨了。

    李榆当即大声表态,丰州是信仰“自由、平等、仁爱”的乐土,所有人等及教团只要遵守《归化誓约》,无论是经商、做工、传教,丰州一律予以欢迎,人群中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随后,龙华民、马博士为感谢信众们的热情,冒雪进行简短的讲经说法,商人们来了一百多人,最远的来自南直隶、湖广,也与李建极、沈守廉、孙庭耀等人混到一起攀谈,反正各念各的经,互不干扰,黑河边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绰尔济喇嘛没来吗?”刘之纶伸着脖子四处张望,他真有点怕这几大教的信众打起来。

    “绰尔济喇嘛回避,昨天带领各寺院的大喇嘛去旧上都城祭奠大元世祖皇帝去了,老人家高瞻远瞩啊!”鄂尔泰答道。

    ;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