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大明之朔风疾 第二篇塞上长城空自许 第94节 归来

作者:老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7-03-05 10:20:07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短命白月光,但龙傲天版 开局一把屠龙刀,杀成开国大帝 未签断更 三国:一心求死马幼常 只有春知处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穿越大唐之我在唐朝建设现代化 论陷害男主后的补救措施 

    李榆立即起身拍胸说道:“丰州最喜欢大明的商人光顾,大人只管让他们来找末将,在丰州这块地面上,末将保他们生意兴隆。”

    马士英大喜,压低声音说道:“本官就先替他们谢谢李参将,晚上本官叫上他们和李参将一块吃顿便饭。”

    李榆心里一惊,他想起上次和马士英、渠家祯吃的那顿饭,那顿死吃让他拉了两天肚子,李榆正想婉言推辞,满桂这时到了。

    满桂大大咧咧地坐下,挥挥手示意李榆也坐下,然后用奇怪的眼神把李榆打量了一番,脸上很难得地有了笑容,李榆还在奇怪今天满桂怎么突然正眼看他了,满桂开口了:“李参将是榆林杜家的人,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本镇呢?年轻人就是粗心,这么大的事也不说清楚。”

    李榆糊涂了,他摸着头说:“不对啊,我姓李,怎么会是杜家的人了,大帅是不是弄错了?”

    “脑子真坏了!连自己是哪家的都忘了,可怜呀!”满桂很同情地摇头叹息,他收到了杜文焕给他的信,杜文焕在信中把李榆的情况告诉了他,并且请他多加关照,满桂和杜文焕在辽西见过面,不过他们一个在宁远、一个在山海关,关系并不深厚,满桂只知道杜文焕出身和资历非常显赫,是西北的大军头,不是他这种小兵出身的人惹得起的,紧接着他的老友宣府总兵侯世禄也来信了,同样托他关照李榆,而且强调这个李榆也许是榆林下一代人中的翘楚人物,他满桂以后很可能用得上,侯世禄与他可是在辽西的老战友,两人算得上生死之交,老侯兄弟都开口了,满桂自然会对李榆这个后辈另眼相看。

    马士英向满桂问清楚后,也吃了一惊,榆林杜家在大明军界声名显赫、位高权重,这个穷小子居然攀上了杜家,看来自己以后也要对他有所关照了。

    李榆莫名其妙有了靠山,他和马士英、满桂谈起事来就轻松多了,准备好的讨价还价也没用上。满桂告诉他,这次巡抚大人准备派出一千余步骑到蛮汉山驻防,由一名参将和一名游击带队,不过丰州的事还是由他做主,那两人当他的帮手。李榆提到驻防明军的粮饷补给,马士英很痛快地表示他与巡抚大人商量好了,明军的粮饷、军械全部由巡抚衙门解决,绝不会给吃饭都困难的丰州雪上加霜。

    李榆又趁机提出丰州兵也是明军,军饷也应该发,马士英有点犹豫,满桂这时为李榆说话了,李榆既然是大明的参将,他没有军饷,手下士卒也没有军饷,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他满桂也得给部下讨个公道。

    马士英想了一会儿才说,丰州既然是实行计丁编户,那些军户你自己解决,你的亲卫营那五百人的军饷可以考虑,但必须与巡抚大人商议后才定得下来,至于李参将本人的军饷,这个不用担心,从这个月开始如数拨发。

    李榆突然开口问,这个参将是多大的官?能拿多少军饷?

    “参将为正三品,你比本官的品级高,本官这个知府才从四品,”马士英笑呵呵地向李榆解释道,“参将月俸三十五石米,月发本色米一石,另外三十四石折色,按一石二钱五分发折色银八两五钱。”

    李榆幸福地咧嘴笑了,满桂却抱怨起来:“咱们这里的米价差不多二两一石,青黄不接的时候能卖到三四两一石,二钱五分一石是哪年的黄历了,朝廷也不知道改改,可苦了我们这些吃饷的了!”

    马士英深有同感地点点头。

    三人商议完事,满桂先走了,李榆也向马士英告辞,他捂着肚子把上次吃饭拉肚子的事很不好意思地告诉了马士英,马士英听了笑得差点喘不过气来,这年轻人太好玩了,老马很体谅地说:“汉民真是吃苦的命啊!既然如此,这顿饭就免了吧,本官叫他们过几天去蛮汉山找你,你记住,为首那人名叫范永斗,山西介休人,在张家口一带有些小名气。”

    李榆出了知府衙门,兴奋地对莫日格、陈二柱和刘石头喊:“大人同意给我发饷了,咱们去吃好吃的去。”

    “咱们去总兵府对面那条街的羊肉铺子喝羊肉汤去,我要喝一大碗还要多加肉。”陈二柱马上回应,那家回回马老头开的铺子他们吃过一回,味道真的不错。

    “没问题!”

    “我不想吃黑面饼子,今天吃白面馍馍行不行?”刘石头问道。

    “咱们今天就吃白面馍馍、喝羊肉汤去。”

    从大同回来,李榆进了蛮汉山大营,刚到大统领府的门口,乌兰、那木儿就满脸喜气跑来,“榆子,你看谁来了!”俩人说着拉起他就往正堂跑,正堂门外有一人正站在那里,那人又黑又瘦,满脸络缌胡子,身上的破旧衣服上还露着几个洞,眼中噙着泪水望着李榆,李榆注视了那人一会儿,突然惊叫一声扑了过去,与那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巴图回来了,埃不哈河一战右翼蒙古各部几乎全军覆灭,博硕可图汗和白言台吉战死了,而鄂尔多斯的额麟臣济农带领残存的鄂尔多斯部投降,曾经纵横大漠的蒙古右翼三万户完了,巴图带领突围的近万名土默特部众向西海逃亡,在穿越边墙时又先后遭到明国宁夏镇、甘肃镇的明军阻截,被迫退了回来,土默特人被战败、饥饿压垮了,部众们开始各自逃亡求生,巴图拒绝了一部分首领提出的投奔大青山俄木伦的建议——他这位大哥自库库和屯一战后就吓破了胆,躲在山里忍饥挨饿也不敢出来,埃不哈河大战前,博硕可图汗多次命令他前来会合,但俄木伦始终拒绝自己父汗的汗谕,直到大战结束也没有露面,巴图对这位躲在山里等死大哥完全失望了,他再也不想见到这个懦夫,于是土默特人分道扬镳了,大部分首领投奔俄木伦,而巴图则坚定地向东渡过黄河,直奔蛮汉山而来,他知道他还有个兄弟在战斗,一路艰辛跋涉到达蛮汉山时,他们只剩下不足一千人。

    李榆和巴图的眼里都流着泪水,两人久久不愿分开,乌兰和那木儿在一旁也是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鄂尔泰从大堂走了出来,他身后还跟着顺义王府的宰生布颜图和侍卫官扎布图,他俩也是随巴图一起逃回来的——鄂尔泰本想把布颜图臭骂一顿,可一见这两人的可怜相,他的心就软了,反过来安慰这两个哭成泪人一样的大男人,把这俩人劝住了,门外又有人哭起来,他又跑出来劝李榆和巴图。

    众人回到大堂坐下,大家刚说了几句话,巴图突然板起脸问道:“榆子,你回来之前大家跟我说了这儿的事,我问你,你为什么要投降那个恶毒汗?为什么娶恶毒汗的妹妹?我一直以为你还在战斗,没想到你也会背叛我们土默特。”

    “我没有投降,丰州必须尊奉察哈尔汗,这场仗不能再打了,土默特人和察哈尔人都需要太平。”李榆坚定地回答。

    “察哈尔人像饿狼一样凶狠,干尽了坏事,他们杀了我们成千上万的人,抢走了我们的牲口、财物,还把我们的女人分给他们的部众,巴图鲁,我们不可能跟这只饿狼一起相处,我们中间必须有一个倒下。”布颜图神情激动地说道。

    “榆子,恶毒汗给你一个大统领,你就把土默特出卖了?你要是胆怯了,可以躲到明国去,我带土默特人打下去,”巴图说着眼冒凶光站了起来,李榆惊愕了,曾经清秀潇洒的青年书生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巴图看到李榆坐着发愣更火了,他手按刀柄喝道,“你不敢干的事,我替你干,我父汗走了,我就是土默特川的主人,来人,传顺义王府本台吉的命令,把那个察哈尔公主抓起来,察哈尔人有不从者立即斩杀,召集我们的部众立即准备与察哈尔开战。”

    布颜图、扎布图兴奋地站起来就要往外走。

    “巴图台吉,你不能这样,我们辛苦创业,好不容易才有今天,你会毁了土默特的!”鄂尔泰拦住布颜图,厉声对巴图喊道,那木儿、乌兰吓了一跳,急忙起身劝阻。

    “这里没有台吉、贵人,我是丰州的大统领,这里的主人是我,没我的命令,我看谁敢乱动!这里的土默特人、察哈尔人还有板升汉人都是丰州人,我不许任何人伤害他们,你也一样,”李榆站起来缓缓走到巴图、布颜图面前,冷冷地说道,“我不怕死,这里没有人怕死,我杀的察哈尔人比你们都多,可我不想打了,丰州人和察哈尔人一样,他们都想活下去,你们想干什么?你们已经断送了数万土默特人,还想把这里的人全部葬送掉?”

    “你是汉人,胆小如鼠的汉人,你滚到明国去吧,我们要打下去,杀了察哈尔人,杀光他们!”扎布图冲到李榆面前,两眼流着泪水大声呼喊,他的一家人都死在埃不哈河,他到这儿就是想报仇的。

    “来人!把这个疯子给我绑了关起来,”一直坐在角落里不出声的赵吉大怒,莫日格带着陈二柱、刘石头闯了进来,把扎布图按倒在地,赵吉阴冷地指着巴图、布颜图又叫道,“还有他们,把他们和他们带回来的人立即缴械,免得他们想不通胡来。”

    莫日格毫不犹豫地从巴图、布颜图身上卸下佩刀,巴图面色苍白一言不发,鄂尔泰和那木儿连连摇头,这位小台吉还以为和过去一样可以为所欲为,殊不知丰州已经变天了,乌兰急忙把哥哥扶着坐下,小声地责怪哥哥,一直在门外躲着偷听的巫浪哈这时理直气壮地走进来坐到李榆的身旁,朝鲁则雄赳赳地站到巫浪哈身后,巴图到了蛮汉山大营可把他们吓坏了,朝鲁甚至纠结了一帮人手准备应付万一,结果被赵吉看见了臭骂一顿,纠结起来的那帮察哈尔人也被赵吉赶散了,朝鲁只好一个人跑来护卫主子。

    李榆叹了口气对巴图说道:“当年待我如父的库鲁大叔死的时候,我跟你一样一心想着报仇,我杀了很多人,可我后悔了,杀人解不了仇恨,只能让仇恨更深,最后会让人疯狂,你这些日子就跟着我,先冷静一下,过几天还有一支明军要进驻蛮汉山,想想我为什么这么做,仇恨其实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让自己好好活着,也让别人好好活着,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巴图脑子一片空白,这里根本不是他想的那样,没有谁听他这个顺义王府台吉的,他甚至感到比他小两岁的李榆倒成了他的兄长,而他只能俯首听命。

    几天后,大同镇的明军进了蛮汉山,明军的指挥官一露面,李榆就忍不住了,指着明军的参将和游击捂着肚子大笑:“老白、老张,你们两位是不是想我了,非要跑到关外陪我。”

    “想你个鬼,你这家伙自己倒霉不算,还连累我们也到这里受罪,你知道吗?我和王永强、刘迁他们每天都要骂你八遍。”张传捷毫不客气回应李榆,他身后的王永强、刘迁使劲地对李榆做鬼脸。

    “李榆子,老子好不容易升官了,谁想到有了你这个灾星,老子官瘾还没过就被打发到你这里,这是什么事啊!”白显志也是一肚子牢骚。

    “两位兄长,这不能怪我,我哪知道会派你们来呀!只能说咱们兄弟有缘分,走哪都遇得上。”李榆上前拉着这俩倒霉蛋边走边聊。

    李榆问起这俩人在总兵府、督标的好差事怎么丢了,白显志、张传捷满腹委屈讲了他们的不幸遭遇。

    白显志是自己花钱买罪受,大同总兵换了人,白显志知道坐营游击当不下去了,满桂肯定要用自己人,他已是快四十的人了,也想再往上升一步,于是先把大同巡抚衙门和总兵府搞定,再把家里的积蓄全拿出来,又借了一大笔钱,凑齐了五千两银子托人到京师活动——参将一级必须先报兵部武选司,再由兵部报内阁拟票、皇帝批红,这都是要花钱的,也怪大同巡抚张宗衡多嘴,上奏说他久历边事、还曾联络关外的大同靖虏参将一起解大同之围,是有功之臣理应提拔,正好张宗衡也在向朝廷奏报自己打算在关外驻军,朝廷很爽快就给老白一个靖边参将的头衔,然后一脚把他踢到蛮汉山,老白官是升了,也背了一屁股债,而且还得出关受罪。

    张传捷倒简单,新任总督魏云中是山西人,大同镇也属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管,他在大同的亲朋故友多,身边的好差事理所当然要安排自己人,张传捷这帮督标老人只有滚蛋,正好关外驻军需要骑兵,张传捷他们就升了一级被派出关驻防。

    白显志苦笑着说:“我们这千把兵都是从大同镇各路守军中拼凑出来的,绝大多数都是不受上官待见的刺头、兵痞,还有一些本来就是夷兵,没几个老实人,算了,我翻年就四十了,这辈子就这么混吧,麻烦的是我那几千两银子的债怎么还。”

    张传捷摇摇头:“我们想混都不成啊,家里孩子还小,得挣钱养家啊,榆子,你是玩骑兵的老手,我把兵交给你练,说不定那天运气好,我也能混个参将。”

    李榆严肃地说:“我们这里不比关内,想活命就得练本事,兵必须得练,而且要狠狠的练,就是刺头、兵痞也得让他服服帖帖听号令,我看了你们的队伍,稀稀拉拉、无精打采的样子,中间肯定有不少人打主意当逃兵,不想干的就让他滚蛋,没用的废物一概不要。”

    走到大统领前,张传捷突然说:“榆子,我们离开大同时,知府大人叫我们捎几个人过来,有一个还说是你的故人,想给你个惊喜。”

    张传捷说完转身拍了拍手,从他们的亲兵队伍中走出几个穿着明军号衣的人,其中一个快步上前走到李榆面前,他摘下毡帽微笑着喊道:“兄弟,你那张虎皮还卖不卖,我想要了。”

    “二喜哥!”李榆兴奋地抱住那人,他认出来了,这个人就是在沈阳经商的范掌柜范二喜,李榆拉着范二喜说,“我打听过你和你的东家,别人都说你们在张家口,前几天知府大人说你的东家要来找我,没想到你也来了。”

    “我知道你离开金国了,听说蛮汉山有个叫李榆的洪巴图鲁是从金国来的,但我弄不清到底是不是你,刚才我在队伍中仔细瞅瞅才敢确定是你,”范二喜看着周围的明军朝李榆使了个眼色,李榆明白了有些话是不能在这儿说的,范二喜干的可是杀头的买卖,范二喜向身后一指,“兄弟,我给你介绍一下我的东家。”

    ;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