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南梁旧事 正文卷 第十一章 东宫夏宴2

作者:校书郎沈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7-03-04 10:54:01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登基?找太子啊皇兄又不是没儿子 跟着朱元璋打江山 傻状元的福运胖妻 谍战:俘虏鬼子夫人檀心有情报 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大明:从医治朱雄英开始 重生从1938开始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午后,岳阳王府派内侍请厌过府。厌知道,王兄定也是叮嘱他入学立馆之事。如今,长兄殁了,河东王兄调往湘州任上,岳阳王兄节度东扬州,常驻京城,便肩起兄长管教之责。厌更正装毕,回明母妃,便带着高远朗乘车去往永福省的岳阳王府。

    岳阳王府即使在王府林立的永福省,也算豪奢大宅了。岳阳王萧察连续数年任在京辅之地,便常网罗名匠精雕修葺。没几年,便经营得比皇子辈的王府还要豪阔。厌在前门内院下了车,岳阳王府内侍十数人已肃然而待。两名锦衣内官带领内侍齐向厌行家礼,礼毕,便请厌上座舆。厌坐不惯,便如往日一样,要求步行。两名内官便在侧引厌前往主院,厌的宫奴仅有一名年长内侍跟随,其余随侍自被王府内侍迎往别院款待。厌见内官所引并非常去的会客正院,邃问:“王兄在别院?”

    前侧内官躬身答:“是,殿下说您若来了,直接请去朝阳台。”

    厌知道朝阳台乃是岳阳王兄静思之地,在此地见他也算一奇。厌随着内官曲行,度阶穿桥,直来到一座曲水院落。内官向院中门侍通传后,只目送厌一行进院,留步于门外。时正夏热,厌身着繁琐正装,已有汗意。谁知,刚一迈进院中,一阵清凉扑身袭来,顿时神清气爽。放眼望去,这朝阳台并不朗阔奢华,但溪水潺潺、巨石粼粼,奇竹簇簇,幽处画阁飞檐,另类夺目,怡人心神。院中内侍主官已来行礼,接引着厌来到正堂。正堂门窗大开,厅内奇香袅袅飘出室外。厌躬身驻足堂外,听堂内主官唱名传进。厌和高远朗方卸剑脱履入内。

    进了堂内,厌奇见正中竟有一兽脚高台,台上供着一方似玉非玉的晶莹赤黄方石。这石头赤中带金,荧光流动,似有水游于其中。岳阳王萧察正手拿石刻刀亲自于上雕刻,似一心只在石头,连厌行礼请安都含糊应对。厌只得静坐宾塌上等待。

    岳阳王萧察一身散淡夏衫,头发随便用玉簪绾个乱髻。双眼只看眼前的石头,橘皮赤黄石色映衬得他天生乌紫的唇色,更似深了几成。萧察身旁有两名侍女拿着羊羔巾,小心翼翼的清理雕出的石屑。堂中左右上方,各有一名侍女,打着一炳孔雀翎蒲扇。摇摆得恰到好处,既不扇起细屑,又扇起凉风。右堂屏风前还俏立着四名丽饰奴姬,一样少女年龄,一样高挑身量,一样美貌,各执着尘、巾、盂、盘等物。另还有两名内侍主官,也在侧听答。满室的人,偏不闻一丝杂声。

    台城内传岳阳王府家风最严,并非虚说。满室只听刻刀微微铿锵之声,香炉内香料燃烧的孜孜微响,若再听,便只有室外的鸟鸣竹风之声了。

    终听萧察道:“罢了,今日,也就到这等功夫了。”

    几名奴姬便趋步上前跪坐为萧察沐手。另有内侍端来四个盛冰铜钵,镇在石头的四角。又见两名侍女展开一方大红色的冰丝盖在石头上,众内侍恭敬的对石头行了礼方退下。

    萧察沐手毕,也对石头恭敬行了一礼。厌与高远朗虽不知何故,也随着行礼。

    礼毕,萧察方开口说道:“来,随我去内厅说话,别扰了仙石。”

    厌二人便跟随萧察进了内厅,分主宾位坐定。

    萧察边饮消暑甘露汤边道:“圣上恩旨,命你入学立馆。你心里可有打算?”

    厌恭恭敬敬答:“弟必尊师求学,不负圣恩。”

    萧察鼻子里嗯了一声。

    厌又低声说:“弟求知若渴,早盼此日。”

    萧察慢声说:“知识嘛,秘阁里烂满地的都是,自可去读;学问嘛,台城王府的守门小吏出口都言子曰;至于师者,不过是比你多读了几年书,是面上尊给礼教看的偶像,若真供在心里,你的学业也算是断送了。”

    见厌一脸懵懂,便又道:“立馆立的是声威,入学入的是名场。你这才算走上皇子皇孙的正途。”

    厌依然是一脸迷茫愚钝之态。

    萧察看了他一眼,无奈道:“七弟呀,你立身第一课,就是莫要屈理词穷于任何人,莫气馁于任何人。前辈、师傅、或者是你兄长我、你可敬,可礼,可学,偏不能服气。你是皇孙贵胄、天子嫡脉,放眼天下,只一人能让你放弃心智,全心臣服,那就是皇祖父。”

    厌说:“弟愚昧,觉自己智不及人,很多人都可为我师。王兄所说我虽不全解,仍会谨记琢磨。”

    萧察道:“不错,众人都可为你师,这样你的学识方广进开阔。但这师从,是如贼一般的窃为己有。窃学众师,气压众师。这就是圣贤学法,贵胄学法,你可懂?”

    厌似懂非懂。

    萧察又问高远朗道:“十五郎,你可听懂了?”

    高远朗忙答:“回岳阳王,只有皇孙才有资格听懂这话,我一字不懂。”

    萧察笑赞道:“好,十五郎聪明。”

    萧察又道:“论语读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几字是正学理。正学理我不必嘱,你已入途。倒是为皇孙、为主君的学理,才该用心学习。”

    厌答应。

    岳阳王萧察又对高远朗道:“十五郎,你主君天性仁厚,学识内藏,不长于清谈辩论,你要时时提点维护。别怕得罪人,自有我呢。若是我听说谁人欺压了你主君,我先治你的罪。说来,这也算你的机缘,主弱方见士强,名士可不都是这样起来的。”

    高远朗忙口称不敢,答应下来。

    萧黯又吩咐了几句,方命高远朗去别室稍待。

    萧察又对厌道:“太学行走,不免常见各府堂兄弟。前辈要敬,平辈要争。这些王子皇孙们,都是欺软怕硬的主,你莫要失了气场。”

    又说:“你上学出门的车牲用物,我已让人选备了上新的,晚间就跟你的车回宫吧。”

    又道:“督学内侍这职也算重要,我帮你选了一位有学识的。另外还有两个识字的内侍。一会儿,你见见,若合眼,也一并带回去。”

    厌说:“东宫也送了我两名内侍。”

    萧察马上立眉道:“东宫的奴才?回去马上打发回去。少和东宫牵扯。”

    厌想起大联的一箱礼物,又说:“临城公还送我一箱杂物,也送回去吗?”

    萧察怒视厌道:“什么临城公?同辈皇孙,除了和你同父的这几个兄长,谁敢让你称爵。就你这臊眉耷眼、不自重的样子,真让我恨得牙痒。”

    厌的五官平庸,眼角眉梢都微微下垂,平常看去,无端带着几分颓废委屈状,此刻亦低垂着眉目听骂。

    萧察气消又问:“送了什么?”

    厌声弱答:“香料、香粉之类的。”

    萧察鄙视道:“大联这个暖阁猫儿,也就能送你这些。罢了,留着吧。”

    又道:“你以后少和那些不学无术的少年王子皇孙们厮混,带你学的净是些荒唐末流招数。你这个年纪,朋友是何人,便会学着何人。以后多近那些年长理事皇孙,或是也别拘身份地位,多近些正人君子、饱学之士。或是常来我府上也可。”

    厌答应。

    又问:“王兄,我见堂兄弟们个个满腹经纶,口若悬河,您为何说他们不学无术?”

    萧察轻蔑一笑,道:“这帮王公子弟,腹中有一,口中能说出十,气焰上却是百。这也无法,成俗偏就捧这个。所以才叫你也学些,这也是附俗。不同得是,你腹中有十,口中如实,气势如实,便已高明于他们。”

    又叹道:“咱们萧家族大,皇孙辈也有数百人了。只是,皇祖父的智慧气度,承继不及万一了。”

    厌好奇地问:“那皇叔辈继承多少?”

    萧察笑道:“龙生八子,各承其一喽。”转念又黯然道:“不,只有父皇真正继承皇祖父的圣德智慧,可惜没继承皇祖父的寿健。”

    兄弟二人一时默然神伤,半晌,厌方出声问:“那,二皇叔呢?”

    萧察恢复常态,冷笑道:“二皇叔?此人悖逆,非我萧姓嫡系子孙。”

    又拉长声音说:“三皇叔,皇太子,东宫主君,他做梦都想模仿皇祖父,想着超越父皇。可惜,负屃不是真龙。”

    又道:“四王叔南康简王仙去,希望他老人家能成武神,庇佑我大梁,不敢评。五王叔庐陵王好财货,守着封地做善君正好。做皇子嘛,得独善二字吧。六王叔邵陵王,你在京中常见,就是你常见的样子,得率真二字。七王叔湘东王,年初去江州任上了。也就他能接任王兄治地。除了父皇,七叔最像祖父。如今的君子,未来的圣贤。是我敬爱之人,不敢多评。八王叔武陵王,益州主君,若无太阳门雷击之事,当得自在逍遥二字。”

    厌问:“什么太阳门雷击之事?”

    萧察不答,笑问:“你想学得皇祖父多少?”

    厌却答:“我哪样都学不来,唯有自律戒己。”

    萧察朗声一笑,道:“好,选个最难的。怪不得你吃斋。难不成也要三戒五律?”

    厌却认真点头。

    萧察更是大笑,道:“好,好,皇祖父寿诞之时,你就拿此话当寿礼,定称皇祖父之心。”

    兄弟二人正说笑,堂外王府属官来秉事。传进后报说是湘东王回京了,已到永福省王府。萧察一听,立命备冠更衣。厌知王兄自幼就近七叔,此时定是出门去拜,便请辞。

    萧察嘱道:“封地新递了夏果和鲜冰,你王嫂说晚间备素斋,留你晚宴。还请了长嫂和几个侄儿,宴后你再替我护送他们回府。我与七叔半年未见,有话要叙,晚宴必不能回了。”厌答应。

    ;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