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君不见白马 正文卷 十五 恋故地文茵诀陈到,发檄文曹操讨董卓

作者:齐公子孟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16-06-09 16:36:52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皇帝:七皇子何时来反?朕开城门来迎 风流万岁爷 年轻气盛八皇子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三国:季汉刘璋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第十五章恋故地文茵诀陈到,发檄文曹操讨董卓

    中平二年的寒秋,当陈到离开南单于庭回到代郡的时候,身旁还有文丑、荀彧、公孙康和赵云,以及一同北伐凯旋归来的将士们。可他第一次,感到那么孤独。

    一路上,荀彧的脸色莫名的苍白,夜里也常流冷汗,文丑等人几次关切,都被他摆摆手回绝了。他说,就留我和陈到慢慢走吧。

    至于陈到,大家都心知肚明,不敢言说。就这样,两个沉默的人,相伴着,并辔走完了南庭到代郡漫漫长路。

    文茵,终究没从南庭骑上那匹黄鬓马,追上她的陈到哥哥,哪怕是补上一个在他昏迷之时欠他的道别。

    眼看要到代郡了,陈到心知,此时或许只有身旁这个人,能帮他解开心结。

    “荀先生身体……”

    “早已无碍。”荀彧似乎早已看出陈到心事。“关于文茵,还有什么想问?”

    “依荀先生看来,文茵留在南庭,真的安全吗?”陈到试着问道:“南匈奴人收复家园,却仍不愿接受老单于后代的统治,呼厨泉都不敢留下,文茵她……”

    “匈奴人不杀无辜妇孺,你可放心。”荀彧望着路边景色,悠闲地放马向前。“另外呼厨泉不杀不敢留,匈奴人当然怕老单于后人报复,但凭呼厨泉剩下那百来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不足以招致匈奴人的嫉恨。他是不想留,毕竟中原有些匈奴没有的诱惑。”

    陈到一时失语,不知该如何继续问下去。

    文茵为什么会选择留在南庭,而不是在我身边呢?陈到心中在问。

    “你真的懂她吗?作为一个匈奴人?”荀彧摇摇头,替陈到答出:“故乡二字,在他们看来,和在我们汉人看来,是不一样的。”

    陈到陷入沉思,自己在汝南出生,却凭着对先祖的仰慕和胸中一腔热血,义无反顾的北上,在青州一点点长大……可直到去到幽州、去到辽东,他才感觉自己的人生真正开始,似乎十六年来生他养他的汝南和青州,都如不存在一般……

    “那颍川之于先生,又是何意义呢?”陈到反问。

    “与天下相比,一文不名。荀家依赖的是名士智囊,不是颍川山水。”荀彧望着陈到微笑:“想必叔至的家乡对于叔至来说,亦是一样。可匈奴不同,自幼游牧的生活,让他们感恩故乡的养育,这份如脐带般割不断的感受,在如今诸人纷纷举家避难的中原,似乎已是很难理解了。”

    “可叔至,你相信我,不管这在你、在我、在每一个中原人看来如何的荒唐,这份感情,终归是美好的。”荀彧突然回首,望向来时北方的路:“这也是自武帝以来,虽然大汉对匈奴百般压制,这个民族始终不亡的原因。也许大家都不会相信,但在暂时的战乱过后,中原人也会重新拥抱这份感情,并带着这份感情,永不灭亡。”

    陈到仍不愿相信:“可是呼厨泉仍然随我们南下回来……”

    “对于我们是回来,对于他不是。”荀彧重新望着陈到不甘的眼睛:“其实,将你与文茵分开的,不是她的乡愁,是你的,这颗乱世中天赐男儿的雄心。”

    “可我宁可不要……”陈到突然驻马。

    “好好想想。”荀彧自顾自的打马向前:“你的内心,究竟将什么看的毕竟重要。”

    陈到终于想起,在他与边防大局之间,刘备选择了边防大局;在他与辽东之间,公孙康选择了辽东;在他与故乡之间,文茵选择了故乡;在他与文茵之间,陈到终于想选择一次,真正的自己。

    荀彧听见陈到打马向前,却从怀中掏出一只没有点燃的香炉,对陈到说道:“此香,可以去忧、却愁、助雅,却不可燃之过旺。此烟入体过多,会有依赖。”

    陈到说道:“但是它燃起来,一定很香。”

    “香的酥筋蚀骨,香的融魂噬魄。”荀彧看着手中的香炉:“可总有一天你要清楚,你的身体不应有过分的安逸,你的脑子不容有迟钝的偏差,你的精神,不可以在这迷香中,随着体魄一同失去强健与坚强!”

    陈到有如被倾盆冰水浇下,又像被五雷直轰天灵:“那么便要……”

    “便要戒掉,再痛苦也要戒掉。没有这点毅力的人,怎配得上雄心?”荀彧只顾在前面行走,仍不回头看陈到一眼:“其实又何需我来教你?戒的时候,会脸色苍白,会冷汗直流,就和你这一路上一样。”

    陈到暗惊,莫非我已……

    “当啷”一声,荀彧手中的香炉跌落在了路边,荀彧将伸出的手收回,握住马辔。

    “戒了,便清醒了……”

    回到代郡,却见城墙遍贴檄文,众人上前细看原来是骑都尉曹操欲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在各州贴发檄文:

    吾素闻西凉名马无数,今观世局,董贼犯上,挟持天子令群臣。昔诸吕为乱,平勃奋起;莽逆篡朝,窦融忧心。盖因其忠臣不发,则社稷难安。余曾读秦纪,赵高跋扈而李斯附逆,则百二秦关一朝易主,非丧于楚汉,但毁于权奸而已。

    西凉董贼:尝自称忠良之臣,然细数其实,大谬而非;其黄巾之时,兵败河北,贿赂阉宦,得免其罪。后获先帝器重,拜凉州刺史,加前将军,封鳌乡侯。然不思报恩,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尝有不臣之心,饕餮放横,伤化虐民,为君子所不齿也。方以卓为诸侯,辄承资跋扈,肆行凶忒。故尚书丁管,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於徐方,彷徨东裔,蹈据无所。自群凶犯驾,天子势弱,卓行废立之举。豺狼野心潜包祸谋,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十月间,鸩杀少帝,剖剐伍孚,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

    历观载籍,暴逆不臣,贪残酷烈,於卓为甚。幕府奋长戟百万,胡骑千群,中黄育获之士,良弓劲弩之势。州郡当各整戎马,陈兵待发,以挽将倾,并匡社稷,以立贤名,於是乎著。如律令!”

    荀彧点点头,转身微笑向文丑问道:“这个曹操,便是袁绍将军时常提起的儿时旧友曹阿瞒?”

    “荀先生好记性,正是那位曹都尉。”文丑答道:“况且当年在洛阳初破十常侍,董卓废立少帝之时,袁将军便与这逆贼势不两立。而今儿时兄弟发文倡议,想必本初大人定是义气相从!”

    “那便很好。”荀彧点头,转身随部队进城休养。联军分往城内各自驿馆而去,与各家主公通报战况,并获取对讨董的态度。

    入夜,几名主将共聚一席,明日便要各奔前程,大家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荀彧举杯问道:“今日已闻袁绍将军谕令。冀州牧韩馥大人已决议响应曹都尉号召,本初大人身为渤海太守,定当相从。却不知几位兄弟,意下如何?”

    “公孙瓒大人的口令也到了。”严纲起身举杯相答:“幽州牧刘虞大人虽未明令,但公孙大人身为北平太守已决意相从!白马义从虽不涉内争,但此番兹事体大,关乎我大汉兴亡,也是义不容辞!”呼厨泉随即也称,汉军助他光复南庭,此番大汉有变,南匈奴军马纵寡,也不甘人后。

    文丑大喜,与二人共饮满杯。却见公孙康站起,却留酒杯在桌上。

    “董卓帐下大将徐荣,与我父乃是同乡,在董卓面前保举我父为辽东太守。因而我父决议,不发兵!”

    帐内气氛一时尴尬,众人对于公孙度的明哲保身自是不忿,然而北伐一路,公孙康这个年轻人却能事事以大局为重,展现出了与年龄颇不相符的成熟。而且,此事,也决然怪不到他头上。

    倒是荀彧按下了文丑要抬起的手,端起一杯酒,笑道:“公孙大人久居平州牧之位,怎会在意一个辽东太守的虚衔?而今虽是乌桓新败,匈奴战退,鲜卑为在下说走,可南匈奴经此一役后毕竟元气大伤,北疆局势仍是错综复杂。此刻,就连白马义从都南下平乱,唯有公孙大人可以忍辱负重,甘背天下骂名,戍守国防。可敬可佩,可惜文若今日与将军缘吝一面,惟愿少将军代父饮下此杯,偿文若心中夙愿!”

    公孙康含泪满饮:“知我父者,荀先生也!”

    见帐内气氛稍有缓和,公孙康言道:“诸位义举,我父也着实佩服。因此特来相告诸位,并州事变已起,并州牧丁原为义子吕布所杀,吕布率并州余众投奔董卓,董卓赏其勇略,封为温侯。诸位此去,需当心此人。”

    帐内众将,在北境已久,今日方得如此消息,才知荀彧所言并非全是恭维。而今幽州、冀州两路兵马一去,青州暗弱,并州兵变,昔日威震北胡的四州防线顷刻间风流云散,倒不得不倚仗平日老死不相往来的平州军马了。

    荀彧向座下递了一个眼神。

    陈到立刻起身:“那么便请少将军宽宥。叔至,便不随少将军回辽东了!”

    公孙康大惊,却不知陈到何出此言。正是:刚能决心别旧恋,便向少主意辞行。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出征又逢青州三俊,安营初遇江东二杰

    ;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