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磨刀 第三百零五章 师兄弟坐说三教(中)

作者:水畔听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19-09-21 23:27:54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婚配求生:开局一万罗刹抢我当老公 悟性逆天:我在翰林院创造无敌法 伏蛇猎神 女帝别闹,我还是个孩子! 负债百万后,我的度假村火了 我能记录奇观 玄学大佬刷新手村日常 越神计 

    武当山上,微风和煦。

    挑水真人坐在水缸边,跟自己的小师弟,说着三教的事情。刚才的功夫,两人已经说明了道门的道。接下来,就是佛宗。这个肖皓天就不是很了解了,只能听着。

    挑水真人,虽然没有讲经的样子,但此时此刻,就是在讲经。

    “佛教以人为中心,故其道不远人。”

    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也是佛宗的主旨。

    “行正即是道,行正二字的具体内容,可以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来理解。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法。”

    “人的行为之所以不正,主要是由于有贪瞋痴等烦恼作祟,而烦恼的产生,就是由于有“非心”之故。若除掉这些“非心”,则烦恼自去,而身心诸行自然如法如律而正直无邪,伺时也得入于自在超脱之境。所以佛祖又说:“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这就是佛经所说“行正是道”的意义。”

    “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显现,当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遥远的地方追寻。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何为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

    肖皓天点点头,说道:“由此看来,佛宗的佛经,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挑水真人拿起手中的树枝,敲了他一下,说道:“这种话,可别让别人听到了,自己心里知道就好。”

    确实,佛道之争由来已久,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不能让同为道门的人听到了。自道门初兴,佛宗西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佛宗传入之初,译天竺文为汉字,尝袭用道门字义,后道门亦有袭用佛宗教义者。惟道门对于佛宗之输入中土,因信奉者日多,遂与之发生冲突。

    佛宗传入中土,传统文化之卫道者一则以佛教来自西方孔雀锅,乃夷狄之教,以为夷狄文化低落,不及华夏九州,故不当信从。二则以华夷地域不同,益证老子序中以东为木,属阳,为道之所出;西为金,属阴,为佛之所生。

    阳尊阴卑,故道门优于佛宗。三则以华夷之间,种族不同,夷人始信佛宗,华人不当信。四则以佛宗之流入中土,每致国家之衰乱,故不应信。

    佛道之争,虽属宗教冲突,然二者之兴替,皆不离帝王之爱恶亲仇,结果有力者较易获胜,失败者,每遭毁灭之厄运。佛道之争最早见于东汉,迦摄摩腾与诸道士论难。

    九州历史上,最著名的便是“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即指:北魏太武帝得道士寇谦之清静仙化之道,及司徒崔浩之怂恿,乃下诏诸州,坑沙门,毁诸佛像。北周武帝欲

    以符命曜于天下,听信道士张宾与元嵩之言,决心灭佛。

    还有大唐,唐武宗宠信道士赵归真,拆佛寺四千六百余所,迫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还俗,收充两税户,为历史上佛教徒之大浩劫。

    佛道二教各有其特色与信众,对立结果往往意气用事,各成派系,排斥异己,或互相诋毁,如佛徒着笑道论,道流亦作笑佛论以敌之,各揭彼短,以扬己善,极尽对骂之能事。

    然佛道二教经魏晋南北朝、隋、唐数代之发展而更深入民间,牢不可拔,影响后世学术思想甚巨。如新字体、词汇之广及学术领域,儒、释、道三教融合而产生宋代理学等。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绝对不能马虎。挑水真人非常清楚,祸从口出,所以给自己的小师弟,提个醒,可不能乱说。这件事情,很严重的。

    肖皓天问道:“那最后的儒家呢,到底厉害在哪?”

    挑水真人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你不是一直想知道,我为什么要去两界山吗?”

    肖皓天捂住嘴巴,惊讶道:“不会是因为儒家吧?”

    挑水真人点点头,说道:“儒家有个称呼,君子,君子在古老时代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对贵族的通称,与庶民的“小人”相对。二是指品德高尚的人,与无德的“小人”相对。

    ”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等等。

    肖皓天感觉自己有些懵,他说道:“师兄,你可是真人,不是君子啊。”

    挑水真人微微一笑,说道:“去了两界山,师兄可不就是君子了。”

    其中,《中庸》对儒家之道作了形而上的规定,不偏不倚的中道。中道意味着事物恪守于自身的边界,这是天道的本性,也是人道的规则,表现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在此,“中和”是对人欲望和行为作出的规定。

    在这种规定下,君子要“慎独”以体现对天道的敬畏之心,并依靠内心的“诚”去通达道。这在于,天道是真实不虚妄的,其表现就是诚。人唯有通过至诚之心,才能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尽天下之性,最终达到与天地相参的境界。

    这意味着“诚”不仅只相关于个人,更是人与万物相沟通的根源,所谓“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这即是人与万物的共生。

    肖皓天似懂非懂,问道:“三教之中,到底哪一家的道,才是正确

    的呢?”

    挑水真人看着他,说道:“都对,也都不对,你要知道,在修行前,我们都是九州大唐人。”

    这话没毛病,大唐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所以很多道门的修士,都是大唐出来的。挑水真人又说道:“三教合一,才是真的大唐应该去做的事情。”

    三教合一?肖皓天更不懂了。

    挑水真人解释道:“道家的风骨,儒家的仁义,加上佛家的慈悲,这才是大唐人,该学习的样子。”

    这就是三教合一。

    不管在什么朝代,三家学说一直处于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状态中,而后世的仁人君子也无不是在这种思想文化的熏陶中修身立人的。除了政治理念,在社会生活和为人处事方面,三家也是互为补充,相互支撑。

    有位高人曾经说过,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杂店。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就离不开儒家这个“粮店”,因为学而优则仕,还有黄金屋、颜如玉;人有生老病死,又有七情六欲,那就离不开道家这个“药店”;还要有日常用品用具,那就离不开佛家这个“百杂店”。

    还有的说,佛家是“净”,道家是“静”,儒家是“敬”,也很精彩。佛家讲的是心净无尘,就像佛祖说的那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要的就是空明透彻,不染尘埃。

    道家讲的静是宇宙万物的本根,是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心灵虚寂,复返自然,与佛家所说的“净”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儒家的“敬”是针对社会秩序而言的,要对天地君亲师,对各种礼法秩序心怀敬畏,不可亵渎。三家都从生活上说出了各自不同的为人处世的要求和妙用。

    当然,归结三家的异同,还可从其他方面下手,比如从“气”方面下手,儒家养正气,道家修大气,佛家化怨气。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孟子说的“我善养我浩然之气”,“养气”就是培养一种正义品质,一种完美人格。

    道经说的“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要的就是大境界、大格局、大气度,因为道家追求的是道,而道的同义词就是大,所以道家追求的永远与大相关;佛家说的“去嗔”,就是化解仇恨心和愤怒心,最终落实在一个“和”字上。和尚,正包含以和为尚、追求和平、化解怨气的的含义与追求。

    一个讲,一个听,都很认真。

    这时候,武当山上,一声怒吼传来:“小雷,你又在教坏你师弟了,快给我滚过来!”

    这声音,在两人耳旁,就像炸雷一样。可是,武当山上的其他人,好像没听到一样。

    小雷,自然说的是挑水真人,他当年的

    道号是神雷真人。此时,他听到这个声音,很是激动。整个武当山上,有谁敢河阳对他说话?自然是自己的师尊,诛仙道君。

    挑水真人将手中树枝,递给肖皓天,说道:“小师弟,你在这自己玩吧,我去后山一趟。”

    说完,瞬间消失不见。

    只留下原地,肖皓天皱着眉头,看着三教的教义。

    挑水真人只是一瞬间,便来到了后山,后山有一个山洞,上面贴着各种道门符纸。跳水真人撕下那些符纸,进入山洞中,里面黑漆漆的,直到尽头,才有光亮。

    尽头处,是一个祭台,一个披头散发的人,正站在祭台上,看不清他的面容。他的双手,双脚,全都被铁链锁着。这些铁链上,都刻满了道门的符咒。

    这人,就是和风真人和挑水真人的师尊,也是天下十二位道君之一的诛仙道君。此时此刻,诛仙道君看着自己的弟子,问道:“你跟皓天说这些东西做什么,我不会教他吗?”

    挑水真人微微一笑,说道:“马上要去两界山了,不教他点东西,心里过意不去。”

    听到去两界山这件事情,诛仙道君沉默了片刻,说道:“想去就去吧,若是我还年轻的时候,也跟你一起去了。别听那些杂毛的话,你还是大唐的人。”

    挑水真人眼眶有些湿润,都说自己的师尊是疯子,到底谁才是疯子?

    (本章完)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