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汉室风云 第一卷 刘邦篇 第五回 第十九章 徙民之论

作者:萧潇的风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19-07-27 13:53:49直达底部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


随机推荐:全能巨星:天道带我上高速 前妻攻略,陆总追妻不择手段 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 书籍1366794 书籍1375707 夫人给次机会,贺总肠子都悔青了! 狂龙:从下山开始无敌! 撩火娇妻恃宠而骄,禁欲霸总上头了 

    这几天,关内非常热闹,丞相和众相关大臣们皆为徙民关中而忙碌。

    皇帝贴出告示,说是即将把关东旧贵族后裔以及一些当地名流富商迁来关中予以充实。关中的老百姓们四处奔走相告,弄得整个关内人都知道了。大家看到此告示议论纷纷,无非就那么几种说法,一是希望迁来关东的人,这样就热闹了,关中地区的经济文化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起码最低级的商业要比原来兴盛的多,收入也就多了。因为是刚迁来的关东人,所以商人们都会以为皇帝不会对他们苛求太严,且会让那些关东的人们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关中百姓生活中,商人们就可以趁着这个空挡大大的发展起他们的珠宝或者绸缎或者马匹生意了,由于这个时候皇帝注重关东人家的融入情况,没时间管理低级的商户,那么这些商户们岂不是赚上天。再者就是文化的交融,关东和关内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以及风俗民情,把他们迁来,可以活跃当地文化也可以发展和融入关东文化,使得两处人民能够很好的建立友好关系,互为姻亲互为邻里,都可以,实在是发展关内的绝好妙计。所以这样看来,迁来关东的人倒是有了大大的益处。二是随皇帝的便,反正皇帝已经做决定了。三是较为平淡的看法,不赞成也不反对。皇帝告示上明了是将关东原六国旧贵族后裔和当地名流富商迁来关内,表面上说是充实关中,实际上对百姓而言,不是又弄来了一些难搞的豪强地主恶霸么?

    关内的豪强地主兼并百姓农田一事还未彻底解决,现在又把一批豪强们往关内送,这可真是强按百姓的头,使他们不得不答应,不得不接受。迁百姓就是好坏皆存的,一方面增加迁入地百姓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加大了人口和土地的矛盾,本来萧丞相和王陵陆贾他们就在处理这些事情,为了能很好的处理此事不惜动用了刑律杀一儆百。此次徙民多少也增加了当地百姓和迁来户的矛盾,虽不是什么颠覆·国家的大矛盾,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矛盾往往可以成为一个王朝覆灭的导火索。另一方面,虽然减少了迁出地百姓的压力,但是造成了迁出地人口锐减,经济下滑,文化停滞的现象。虽然使得原来一些地头蛇搬离,但无口厚非的是又会接连出现一批新的地头蛇,成为当地的新一派豪强或者地主之类。

    对于此次徙民,关内百姓和众大臣们各有看法,但只是看法而已,丝毫动摇不了皇帝徙民充实关中的决心。

    连日来忙着处理徙民的事情,多少也听到关内百姓对此事的看法,一些大臣们将他们的看法窝在心底只当没听见;一些大臣们听到百姓的一些不好的议论后立即示意他们停止议论,否则以妖言令惩处;一些大臣们放任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且就是不说,百姓心里也是那么想的,不如迎合他们以赢得此次百姓对徙民的好感;一些大臣听到议论,尽选择百姓们的牢骚赶忙去了丞相府邸,将百姓们如何不愿意关东人迁入,且说百姓们怕又是一批豪强恶霸之类的话告知萧何丞相。

    萧何丞相原本就在忙着关东迁来户的事,听见几位大臣见自己,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来见他们,听他们说完后,原来就是百姓们的一堆牢骚和对此次徙民的不看好罢了,并无甚大事。萧何才由原来的紧张逐渐放松了,听后倒是表现的很平静自然,说是他们这样议论倒也在情理之中,谁没有自己的言论看法,谁没有自己的利益。此次徙民关系到他们自身重大的利益问题,怎么能堵住他们的嘴巴不让说。萧何丞相把这些大臣们听到的话给全部压在丞相府邸,并不上报高皇帝刘邦,且说政务繁忙,要处理此次徙民的事,所以就吩咐了府邸的丞,若是大臣们还以这些事来找他,就说自己出去了,日后上丞相府说事的人果然少很多。

    且说高皇帝刘邦在刘敬的建议下决定迁关东的人入关中,交由丞相处理后,刘邦并不得闲,这几日每天早早的就在未央宫前殿等候宦官们传报外面的情况。前几日还听了一些不一样的说法,对那些持反对意见的说法,刘邦觉得新鲜,对一些反对意见的说法他都赶紧对百姓加以解释自己的想法;有些说法甚是说中刘邦的痛处,使他稍微尴尬,比如百姓认为是增多了豪强地主恶霸,但是刘邦也能够牵强附会的说出一些解释来。反正不管看法如何,他就是稳如泰山般坚定不移的将此次徙民进行到底,随说法飞于天下,他知道做大事就不必在乎议论和看法,他相信总有一天,关内人会对他此次的做法感到万分荣幸。这一点,刘邦觉得自己就像当年的赵武灵王坚决要求胡服骑射一样,虽不是在朝廷上和大臣们激烈争辩,但是如出一辙了。

    也就没几天的时间,宦官们进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最后连一个都没有了。持反对意见的说法,都被刘邦以貌似堂皇的理由和说法给说服了,所以人们也就没什么好议论的,皇帝也就听不到任何说法。

    宫里听不到,那么他便要出去听一些不同的东西。张良避居于家,必也听到徙民关中的诸多说法,连日来不曾见张良赴朝简述自己的想法,刘邦也未从其他大臣口中得知张良对此事的看法,张良的淡然冷静微叫刘邦不太安心,心下也黯然思忖着仿佛好久不见张子房。于是刘邦决定去瞧瞧留侯爷,顺便问问留侯对此次徙民的看法。

    带着一行人到了留侯府邸,留侯也是好久不见皇帝,听得家臣说是皇帝驾临,在家练辟谷功的张良立刻开门出来迎接皇帝进了自己的客堂。对于皇帝的此次来访,张良倒是猜出了几分意思,谨慎的请皇帝上座,立即行下跪礼,反被刘邦扶起来赐座,坐在偏位。

    仆人上茶,上点心,之后点燃熏香,留自家老爷和皇帝二人相处。

    刘邦先是和张良客套的寒暄慰问了一下,称自己真心希望张良再次归朝辅佐天子。又是被张良恭敬的婉言谢绝且故意小咳几声,将背躬弯称自己确有病疾,不方便入朝且已离开政坛多年,对政治之事甚是生疏不少,又笑称自己已经见到了赤松子,愿与他神游天际,永不入红尘之事。

    本来刘邦就是这么客套的说一下而已,并未真正想让他入朝。刘邦知道张良实在也不可能回朝了,自打自己坐天下后,连续几次请他出山,张良都以非常理由谢绝,且理由看起来十分充沛,令皇帝不得不同意他退出政坛的要求,这次来留侯府邸更不是为了此事。张良的任何决定,刘邦历来都十分尊重。既然留侯决心一如往初,刘邦也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说了没多久就直奔着此次来的目的。

    和留侯说了一些此次徙民的事情,也说了关内百姓对此次徙民的诸多看法。张良都淡然一笑,称百姓的看法不太重要,百姓之所以有看法,是因为皇帝做的不够好,若是帝王摆平了百姓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和利益,那么他们也就不能说什么了,且任何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百姓需要一个认识新事物并接受新事物的过程,那么要有说法和议论也就不值得伤心烦忧了。张良建议刘邦为百姓解释道理,重在阐述迁来关东人的好处。

    刘邦笑说即使讲遍了诸多好处百姓依旧颇有微词,背地里嘀咕不已。张良为安刘邦心便又举出了当年赵武灵王对赵国推行胡服骑射的故事,说道,“当初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也是困难重重,天下议论纷纷,王公宗室皆不采纳赵武灵王之策,使之推行受阻。但是他能够在朝堂上和大臣们进行激烈的对辩,尤其和自己叔父公子成三番讲述胡服骑射的作用和必须,公子成哑然不得不听从武灵王,最后终于将胡服骑射推行到底,使得赵国强大。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止。再者武灵王又曰,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所以此次徙民,百姓们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问题,认识新东西接受新东西需要过程,但是益处却是不可估量的。至于有何益处,相信有智之臣已对陛下陈述过,那么陛下可以放心丞相处理此事,而自己高枕无忧也。”

    刘邦未喝完的茶停在嘴边,从心内而将笑容欣然的挂在脸上,将茶放在几案上,笑呵呵的对张良说,“留侯此言,朕早已明晰,看来此次徙民留侯与朕心灵相通,善矣善矣。”说罢,捋着美须髯呵呵的与张良对视笑了笑,顿时一种以往的君臣之义君臣默契在皇帝和留侯脸上久久呈现。
高速文字首发 本站域名 www.xuanyge.info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wap.xuanyge.info